孩子不聽話上什么學校,這是家長覺得最為焦慮的事情。
我不知道在座的家長是費了多少心血,還是每天憂心忡忡。
要是孩子不聽話就用各種方式“收拾”他們。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無論是讓他們學習或是讓他們的爺爺奶奶管他們,都能讓父母氣到吐血。
孩子不聽話,不僅是他們自己的問題,還是我們的教育方式的問題。
“不聽話”的孩子,更有自己的獨立性
一個朋友在教養女兒的過程中,最常犯的錯誤就是,“總覺得女兒還小,什么都不懂。”
常聽很多父母抱怨:“孩子小時候,養得不好吃懶,全靠父母寵溺。”
養得不好吃懶,也得看臉色,稍微有點不合心意,就會被父母批評。
“從小嬌慣著,長大了不得。”
每每想起,父母對女兒的嚴厲,以及父母自身的不信任,我都會懷疑自己是否有親生的父母,是否有足夠的時間來教育和引導。
正如這句話所說:“父母的“統一標準”如果不夠堅決,會讓孩子形成對自己的一種不信任,從而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因此,在父母與孩子之間做“統一標準”的時候,父母更應該重視孩子自身的一些情況,不能因為自己的溺愛而導致孩子的任性。
2. 要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叛逆期
“可怕的兩歲”,是每個孩子的必經階段。這時,父母應該如何做,才能讓孩子順利度過這個階段呢?
1) 把握好孩子的叛逆期
孩子的叛逆,主要表現為,父母要求孩子做的事情,孩子以哭鬧、不配合等方式反抗,父母若是一味的哄孩子,
他們就會認為孩子還小,等到了6歲后再去糾正和引導,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多給予孩子肯定
其實,當孩子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識之后,他會更加希望自己得到認可,作為父母,肯定也要多多鼓勵孩子,讓孩子對自己有更高的認知,更加自信。
3) 幫助孩子增強他的責任感
在孩子有了自己的認知之后,父母可以引導他做一些家務,從小立好規矩,將孩子的自理能力都培養好。
比如:
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吃飯、穿衣、收拾玩具等,并幫助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學會了什么是責任、如何解決問題、如何與人相處等。
同時,這個過程中,他們也在學著怎樣思考,如何面對事情,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學會了怎么處理他人的感受和問題。
3) 幫助孩子提升自控力
經常看到很多大學生在出來之后,為了不被父母責罵,或為了不被老師責罵,在學校門口撒謊、偷東西。
其實,這些都是自控力不足導致的結果,如果能及時幫助孩子提升自控力,讓他們建立起自我約束的能力,就能很好地避免他們在沉迷于手機的世界中迷失。
如何幫助孩子提升自控力?
1) 培養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
對于孩子而言,玩耍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假期中,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這對他們的未來而言非常重要。
2) 幫孩子培養他們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很多家長會說,自己的孩子不聽話,總是讓家長操心,我的孩子為什么不聽話呢?其實,這里的“不聽話”和“不聽話”并不是孩子故意的,而是他們在認知和處理這種情緒的能力上所缺乏。他們沒有能力解讀別人的情緒,無法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在他們的眼中,沒有父母的管教,是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所以,他們只能用這種極端的方式來表示自己的不滿,以此來發泄,也是引起父母的關注的一個主要原因。
3) 是家長不懂得如何解決孩子哭鬧的問題
由于現在的社會上的家庭結構和人際關系的復雜性,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都是用上一代的方式,那就是父母們的舊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而這種方式往往是因為父母很少去認真去傾聽孩子的訴求。
他們沒有意識到孩子到底真正需要什么,所以他們才會采取這種錯誤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去滿足孩子內心的一些需求。他們也不會想到去理解孩子,也不知道如何去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所以才會用哭的方式去解決孩子的哭鬧問題。如果他們有這樣的行為,那就代表著他們內心正在承受著來自父母的負面情緒,無法用正確的方式去排解自己的情緒,這才是孩子在這個階段所需要面對的問題。
2、3歲左右的孩子開始進入“第一反抗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自我意識不斷增強,所以他們對于這個世界的認識會在不斷的提升,對于一些事物的認識會有自己的理解,所以會從之前的依賴性,父母的說教,變成了他們的獨立思想。
同時也是他們的體力也會變得越來越旺盛,所以他們會變得越來越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