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三歲孩子不聽話的朋友圈文案
七歲孩子有多令人頭疼?不分年齡的。三歲孩子在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行為在日常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孩子之所以喜歡大喊大叫,背后往往是在試探父母的底線。
每個孩子在三歲都會經歷情緒的高漲,喜歡表現自己。例如,把小汽車擺成一排,吃掉餅干后看誰拿的又快又好;把書翻到又快,但是到點就不能挪開了等等。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兩歲的孩子,正在形成自己的思想,他們會把自己和周圍的環境區分開,特別是大人。他們對于孩子想要表現自己的愿望非常強烈,所以如果大人稍微不耐煩了,他們便會大喊大叫,發脾氣。
這個時候,父母可以蹲下來,看著孩子的眼睛,并說:“寶寶,你把玩具弄壞了,媽媽很生氣。”
等孩子的情緒平穩下來后,他們也想要了解自己的情緒是怎樣影響到別人,所以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
但如果媽媽要開始管教,必須要大聲地告訴孩子“不許哭”,孩子才會停止哭泣,停止哭聲。
這時,媽媽可以對孩子進行鼓勵:“你很棒,你一點也很勇敢。”或者對孩子說:“你剛才勇敢了,你很棒,媽媽好開心。”
這樣一來,孩子就知道了,原來發脾氣是可以被允許的。
當孩子在公共場合哭鬧不止,可以說“你真的很勇敢,你很勇敢,很好看。”
引導孩子對自己的情緒負責
我們經常會說“我很勇敢,我能勇敢”,其實,這是一種忽略孩子感受的教育。
忽略了孩子的情緒,孩子感受不到他人的感受,他只能通過哭泣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那么,我們可以給孩子示范如何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以及如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
在家庭里,看到孩子因為某件事情哭鬧、耍賴,我們可以給孩子示范正確的表達情緒的方式。
比如:
我們可以蹲下來,抱著孩子。
我們可以拿著繪本在孩子的前面讀:“莎莎莎,媽媽愛你。”
我們還可以給孩子講講,“毛毛蟲是不能飛的。”
這樣我們可以讓孩子懂得表達情緒,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
最后,和孩子講講面對疫情帶來的各種變化,如何做才能更好地生活?
爸爸媽媽應該怎么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性,我們可以告訴孩子,疫情是可以被消滅的。
但是,作為家長,我們是有責任意識的。
對孩子負責任的家長,也會更有責任感。
疫情來臨時,爸爸媽媽們,我們可以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己,正視自己,接納自己,做好自己。
那么,孩子的狀態就會更好。
第四,對待疫情,要有正確的心態。
大人之所以會有那么多的情緒,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如果我們要在工作中去處理各種各樣的工作,沒有一點時間去陪著孩子。
那么,孩子也會把自己的心情放在一邊,學習是為了應付家人,照顧好自己。
所以,爸爸媽媽就需要一點一滴地學習,不斷地給孩子做好榜樣。
讓孩子在學習中尋找樂趣,感受知識的力量。
第三,要多陪孩子。
有了解的基礎之后,爸爸媽媽還需要從其他方面去學習和了解孩子。
與孩子溝通時,爸爸媽媽要多聽孩子說,聽聽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的感受。
第四,可以向孩子的老師了解情況。
孩子向老師反映狀況時,老師是需要跟孩子溝通的,父母千萬不要過于擔心,也不要直接告訴孩子,“你要去跟老師反映情況,老師會批評你的。”
而應該多跟老師溝通,因為老師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經常性的加班加點,孩子的教育不僅要有老師的教導,還要有家長的配合。
想讓孩子愛上學習,要讓孩子做到上課專心聽講,那么家長就必須要率先垂下心來,不要去干擾孩子。
孩子上課不專心,家長應該這樣做
01
控制好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孩子愛玩手機,這是一個讓家長們很擔心的事情。因為玩手機對孩子的傷害是顯而易見的。
不僅傷害視力,而且會導致孩子出現記憶力下降、睡眠紊亂等癥狀。
所以家長要控制好孩子玩手機的時間,手機的使用頻率和內容應與孩子的實際年齡相符合。
02
父母要以身作則
家長要以身作則,減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的次數,以身作則。
不僅自己要做到,也要在孩子面前盡量少玩手機。
在孩子面前,家長們要注意減少玩手機的頻率,和孩子一起玩。
這樣孩子才會有一個好的未來。
-2-
在手機的軟件中,可以添加一些家長和孩子喜歡的視頻內容
手機也是一樣的,因為軟件的內容五花八門,孩子們能夠通過這些視頻和家長們互動,而學習能力強的孩子,他們還會主動想要學習的。
如果讓孩子完全不接觸這些內容,那孩子的判斷能力就會被磨滅,而且也很難掌握主動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