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總闖禍
案例
一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有一天晚上,我去吃晚飯,發現一個6歲的孩子正在臥室的抽屜里,翻出一個畫的畫,依稀的可是孩子的手。我走過去問他,這個畫可好看啊!孩子馬上端正了那幾個字,畫的真好!我趕緊打斷他的行為。我沒想到孩子在畫畫,畫的這么漂亮。他問我為什么不去呢?我說他還太小了,不能這樣畫。孩子笑著說:“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認為我畫畫是一件很漂亮的事情。”我問他:“你怎么知道你畫的這么漂亮?我相信,有一天,你會寫出很漂亮的詩來。”孩子一聽,覺得很美,然后說:“我覺得畫得可漂亮。”我問他:“你說得這么美嗎?”孩子說:“不美。”我接著說:“那我問你,當你畫的時候,你眼睛看到什么?是說我用手畫一只鳥還是用眼睛畫一只小鳥?”
孩子又問我:“爸爸,假如你看到藍天白云里的白云,你會怎么說?”我說:“我會說,我會說,我畫一只鳥。”孩子聽完,畫了一支小鳥。
【3】給孩子更多的信心
不要覺得孩子有了心事,就認為他在挑剔父母。要知道,孩子對自己的評價和認識是很積極的,但評價是片面的,所以家長應該多多少少給孩子自信心,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優點在哪里,讓他的內心充滿自信。這樣,孩子才會更有動力去追求上進。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經提出一個理論:
人們如果對自我的評價特別高,就會特別容易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聰明,因為自己太差勁。而事實上,這種對自己的評價是十分負面的。
因為人的自信來源于自己對自己的認識,一個人的自信是從自己的肯定中來的。
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評價非常低,或者總是覺得自己做什么都不夠好,那他的自信就會降低。如果一個人經常說自己不夠聰明,那么他就會覺得自己“很笨”,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失敗的人。他在做事情的時候會自信心降低。久而久之,這種消極的心理暗示就會讓他的自信心受到打擊,這種自信心就會影響他的自尊水平。
所以,父母要注意多夸獎孩子,鼓勵孩子的進步。
3、用具體事件來代替籠統的表揚
這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孩子做錯了事,父母首先要認可他,說“孩子,你今天表現的很好,相信你以后會越來越棒的!”之后孩子就會知道原來自己并不是那么差,還可以有繼續努力的勇氣。
其實,在父母表揚孩子的時候,我們不妨告訴孩子:“我看到你今天早上出門特別認真,作業都準備好了。”
孩子就會產生一種自我肯定、自我價值感,這樣,他會覺得他有能力為自己負責任性的部分。
因為表揚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而且會讓孩子愿意為了自己的目標而行動。
這也是鼓勵的一種。
我們表揚的時候,要把描述的內容具體化,不要籠統地描述出來,比如“你今天就寫作業的時候效率很高。”
這樣他就知道原來父母是認可他,知道他這次之所以這么努力,有進步,所以孩子很開心。
表揚要具體,不要含糊其辭。
很多父母表揚都喜歡用“你真棒”“你真聰明”,“你真好”之類,這樣的話。
因為我們在評價孩子的時候,我們覺得“你真棒”,這樣的話就是一種抽象的表揚,孩子聽多了也就會覺得沒有什么可夸的了。
其實,表揚的內容很有道理,主要是針對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提出具體的要求,比如“你這次寫完了作業,而且寫的很干凈,很整齊”,“你今天主動幫助媽媽做了事,真好”這樣具體的表揚,孩子就能明白哪些地方做得好,下次做事情會更加有方向。
02、運用表揚和鼓勵的語言,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在《正面管教》一書中,提出了這樣一個概念:孩子做對了事情,父母給予肯定和鼓勵,孩子就會朝著父母希望的方向發展。反之,當孩子做錯了事情,父母卻批評孩子,會讓孩子陷入自我懷疑。
而鼓勵,就可以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讓孩子自我感覺良好,自信心也就會慢慢的增強。
03、及時給予孩子表揚和鼓勵
當孩子對某件事情有了積極的看法,父母就要及時給予孩子鼓勵和肯定。
記得有一次去鄰居家串門,一進門就看見小萌萌萌萌萌萌在那邊畫畫,并且十分投入的畫著畫著,小萌萌萌萌萌萌萌萌萌的一幅畫著,就被小萌萌萌可愛可愛的畫筆觸動了,于是小萌萌萌萌萌生了一個想法,想讓鄰居家的小萌萌萌萌萌萌萌萌的畫一幅畫。
結果小萌萌萌萌萌非但沒有覺得很好玩,反而對小萌萌萌萌萌萌萌萌萌萌萌萌萌的畫產生了興趣,迫不及待地就把畫筆拿給小萌萌萌萌萌看,自己看了幾次后就自己把畫筆給小萌萌萌萌萌萌萌萌萌萌萌萌萌萌可愛可愛的玩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