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應孩子去玩但是小孩不聽話,不同意去玩, 于是父母就會發脾氣。那么小孩究竟為什么不聽話呢?
我想這個問題,可能是作為父母的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疑惑,為什么我說的話小孩子反而聽不進去,總是反駁你?明明說好的事情應該自己做的事情,為什么非要家長一味的強加于他們呢?有時候家長的無理取鬧也許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有話語權,家長不同意,小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
小孩子還小,并不能完全理解家長的行為。當他們的想法和家長的不一樣的時候,他們的情緒也會變得很激動,甚至有的小孩會因此而暴躁,做出一些錯誤的行為。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其實有時候,孩子之所以不聽話,只是因為他們對于家長有著很強的依賴,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信任。
有的時候家長要適當的去放手,把命令的語氣放低一點,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自己的尊重。放低姿態,和孩子進行平等的溝通,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孩子自然也會變得聽話。
三、不要總是用命令的口氣交流
比如:不許把玩具到處亂扔!其實你直接說:“寶寶應該把玩具放好!”這句他更樂意接受。家長粗暴,孩子就會跟著學習你的粗暴,接著就是說,家長總是喜歡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這會讓孩子產生抵觸情緒,不利于親子交流。
四、不在孩子面前吵架
如果父母總是在孩子面前吵架,孩子就會覺得很壓抑,甚至會產生怨恨,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讓孩子恐懼不安。孩子在充滿愛的家庭環境中長大,才能更加自信,才有底氣說出自己的感受,才有能力去選擇相信父母。如果在孩子面前總是爭吵不休,那么孩子的情緒也會變得很糟糕,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長大后也會養成一個無法無天的性格。
5、冷靜冷靜
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在孩子面前保持冷靜,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孩子成為情緒的傀儡,控制自己的情緒。
6、不限制孩子表達
作為父母在和孩子一起相處的時候,不應該只是單純地和孩子說話,而是應該在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做一個相對冷靜的父母,不可以通過大喊大叫或者動手打人的方式去阻止孩子的情緒。在家庭中,父母也應該合理的去限制孩子表達,讓孩子學會用自己的方式去袒護自己的情緒。
7、學會表達
在孩子面前,父母要學會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情緒,不要一味的壓抑孩子,而是要學會傾聽孩子。有的時候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說話,是因為父母說話時的語氣語調不對,甚至有的父母話還沒說完就被孩子打斷了,說話時表情很難看,所以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一定要用正確的語氣去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才能夠得到孩子的理解,促進親子之間的溝通。
如果孩子想要出去玩,家長應該在安全范圍內允許孩子一個人出去玩,或是為孩子聘請一個同齡的小朋友一起玩耍,這樣孩子才會感到和父母在一起的快樂,從而變得越來越好,親子關系也會變得越來越好。
父母應該懂得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對孩子多給予關心和理解,使得孩子的內心真正發生變化,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更加的開朗樂觀,才能更好的與父母相處,并且讓孩子慢慢地改正自己的行為,孩子才能變得越來越好,最終才能走入幸福的人生。
以上就是我們對于孩子教育的一些建議,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夠真正的看到并且做到,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