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點孩子不聽話怎么辦?
最近,又有一個媽媽咨詢我說:“我家的孩子今年七歲,近一年來他從乖乖女變成了叛逆不聽話,問他什么都不回答,還總是喜歡和我對著干,你說這個孩子怎么說都不聽,真讓人頭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孩子在家長面前,總是昂首挺胸,不怯場。可是一離開父母的視線,他就變得很怯懦,他總是低著頭,不敢看老師,不敢和同學說話,上課也不敢做夢。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明明家長和老師都對孩子進行了嚴密的監視,他怎么能獨自出門回來?
是的,他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是叛逆的開始。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投射效應”
,即所謂的投射效應,指的是個體對于外界的評判或者評價,而內心更多的是自我的主觀評判。
一個人只是被他人的言行舉止影響,而自己的感受卻被他人的言行舉止影響,這種效應也叫投射效應。
通俗易感
:就是一種能從另一個人身上,從而映射到另外一個人身上。
例如:孩子考試沒考好,本身情緒就低落,那么此時家長千萬不要去責罵他,也不要去打罵他。
如果這時候你的情緒真的非常暴躁,那么你就算是情緒穩定,你對孩子的影響也會非常巨大。
因為孩子情緒穩定的前提,就是有一個良好的親子關系。
有了良好的親子關系,孩子自然愿意與你溝通,你再去指正孩子的錯誤,他自然也能夠聽進去。
家長要抓住這個機會,以最好的態度和孩子溝通,這時候的溝通,一定要有耐心。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會說》一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馬克有一天,很興奮地跟伙伴分享:“媽媽,我長大了!”
媽媽說:“你是我的驕傲!”
馬克覺得很失落,很失落,很失落。
媽媽卻說:“很好啊,你長大了,就會成為一個非常有出息的人。”
馬克非常開心,非常感謝媽媽的信任,最終他選擇了更好的學習方式,成績也慢慢上升了,最后在老師的建議下,把這件事情堅持了下來。
孩子的學習動力,就是被激發的。
我們只有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信任孩子,才會給孩子無條件的信任,才會給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3.主動提供機會,提供機會。
父母不可能一直管著孩子,不管他的學習。家長一直給孩子補課,不管孩子多少自由,哪怕是改作業。
孩子就會受不了這樣的束縛。他必須主動的找到學習的機會,重新去嘗試一下。
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孩子的成績,而是幫助孩子培養他主動學習的能力。
《激發孩子的學習內驅力》這本書中,提到了一個很有趣的觀點:
激發孩子內驅力的第二個方法是:及時給予孩子反饋。
當孩子一次又一次做出了好的行為,父母要及時給予孩子正向反饋。
比如:
當孩子主動學會一首古詩詞,或者是說一段閱讀理解的時候,家長要及時給予孩子反饋,哪怕是很簡單的一句話,也要及時給予孩子肯定。
當孩子取得了好的成績,家長也要及時給孩子進行表揚。
第三個方法是:適當放手。
這個方法并不是絕對地監督孩子,可以幫助孩子降低孩子的依賴性,家長真正的要做的是放手。
比如當孩子說自己復習功課的時候,家長不需要完全支持,只是讓孩子提出自己的疑問,不打擾孩子。
要是孩子沒做完,家長可以提醒,但不要強行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到。
第四個方法是:適當放手。
不管是放手還是不放手,都應該是科學的態度。
比如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在旁邊幫孩子去解決,而不是簡單地幫他,孩子完全依賴于家長。
不需要過多的操心,每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要經歷過家長的反復無常。家長們可以學習該如何正確的放手,用尊重的態度去對待孩子,理解孩子,做好孩子的引導,從而幫助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第五個方法是:激勵
孩子需要鼓勵,需要的是認可,
在孩子取得成績的時候,給孩子一個鼓勵。當孩子真的成績提升了,家長的一句鼓勵會讓孩子更加自信,也會讓孩子的成就感越來越強。
通過鼓勵孩子讓孩子得到更加主動的學習,一個人不可能把成績提高到很好的程度,家長的認可,會讓孩子有學習的動力。在孩子提出某個想法的時候,家長要去認可孩子,告訴他這個想法很好,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努力之后可以看到成果,然后給予肯定,孩子才能重新燃起學習的興趣。
父母需要給孩子更多的支持和鼓勵,多鼓勵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多去發現孩子的優勢,多去鼓勵孩子,讓孩子更加自信。
2、給孩子多一點鼓勵,少一些批評。
經常被批評的孩子,就會變得自卑,自信心嚴重不足,孩子就會變得很討厭自己,對學習缺乏自信,開始討厭學習,成績就會越來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