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孩子出去就亂跑不聽話,媽媽特別焦慮,因為年齡越小越怕管,現在孩子已經三歲半了,自己也有很大的焦慮。但是說不聽還真的是孩子的問題,不管吧,他們那個年紀就是好動調皮的孩子,說不聽,還怎么管?
昨天早上,我朋友帶孩子來我家玩,因為和二寶那個時候玩得比較多,我朋友覺得既然要出去玩,大寶就會一直呆在家里乖乖的,所以就想給大寶買一個帶鎖的日記本。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打開日記本看到內容,是朋友寫的:
當時孩子正處于叛逆期,在日記本里記錄著自己最近的種種煩惱和擔憂,還有一點小小的疑問:
“為什么我的朋友說沒事兒的,可我的媽媽卻說她沒關系,是正常的”
“因為我不是故意的”
“可是,她為什么一直都不說話?”
“因為我是她唯一的出氣筒,我最近還做了很多錯事。”
………………………………………………………………………………………………………………………………………………………………………………………
有時候,我真的覺得自己是個媽媽,真的,很容易對孩子發脾氣,但其實是因為我愛孩子,不想孩子變成這樣,不想讓孩子離開我。所以我一直都在想辦法,想各種辦法來讓孩子開心起來。
小時候,我最怕的就是孩子跟我說“媽媽,我要和他們玩!”我最擔心的就是他們長大了以后怎么辦?
“還是老樣子”,
“說回去吧!”我知道這是個不爭的事實。我們很多人是老一輩的人,經常在孩子面前說一些大道理,把孩子往往在心里是尊敬的,但他們很容易把孩子跟他們的親子關系聯系起來。如果你的孩子非常抵觸他們,我們就不能更加呵護他們了。
想讓孩子做一個心理健康的人,那就一定要讓他們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讓他們明白一些人生的道理。在成長的過程中,要教會他們怎么去應對人生的挫折。讓他們懂得自身的價值,比如說:我是一個有能力的人,我想做個有知識的人,我想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我想去幫助那些困難的人。
那么怎么樣才可以讓孩子有自信呢?首先,要告訴孩子,他們不要害怕失敗。在孩子嘗試失敗的時候,家長要教會孩子們要勇于面對失敗,他們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們不能接受失敗。
當孩子們遇到挫折的時候,家長應該告訴他們失敗了也不要緊,關鍵是要學會勇敢面對,勇敢面對。
這樣可以讓他們學會,敢于面對失敗。如果孩子們在某一方面做的不好,家長應該告訴孩子們要勇于嘗試,只有這才能成功。
千萬不要說“一定要贏了才有成功”。“一定要成功才有幸福”。這是大部分人的普遍心態,所以家長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不要把它說成是孩子的問題。相反的,應該是要把它看成是孩子的進步和成長。
這里我給大家推薦一個聰明人訓練方法:
叫做“木桶原理”。這個原理其實也是把人的短板和短板結合起來,把孩子的優勢變成短板。當我們去學習“木桶原理”的時候,就可以這樣說:孩子你很聰明,如果你不努力學習,以后肯定是個笨蛋。孩子的成長也是一樣。如果我們讓孩子繼續努力學習,那么就會變成理想中的樣子。
不過,家長們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設定過高的標準,更不要采取一些孩子不愿意接受的方式。這樣的話,不僅會影響孩子學習的興趣,還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試想一下,孩子的老師總是批判孩子,總是對孩子提出一些不符合實際的要求,那么孩子學習的信心又怎么可能會被提高呢?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又怎么能得到提升呢?
當孩子學習沒有達到理想的成績時,家長需要這樣說
當孩子考試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時,他們已經承受了很大的壓力。他們已經習慣了考試結果帶來的愧疚感。他們在考試時害怕自己會抄襲,害怕會受到懲罰。其實,這種心理也是一種消極情緒的表現,很多時候孩子的這種消極情緒主要是擔心自己考試成績不好,害怕父母對自己失望。這種消極情緒是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最大因素。
對于孩子來說,他們在考試時沒有辦法保證自己能考出好成績,他們的消極情緒就像是“病毒”一樣,會傳染給身邊的人。比如,考前失眠,擔心自己考不好,有的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會被父母和老師批評,產生的考試焦慮和考試焦慮。他們會緊張的睡不著覺,有的孩子因為壓力過大,不愿意讓父母看見自己的成績,他們也會擔心自己的身體出現問題。
2、擔心未來
考試是孩子們害怕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在腦海中會不斷地想象著如果考不好會有怎樣的后果。有的孩子擔心自己成績考砸,會讓父母失望,有的孩子則是害怕自己不能考出好成績,以后就沒有好的前途,更加擔心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