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改變叛逆期兒子,影響兒子最為深刻的一句話是:“兒子,你要相信,你不是總是說我不管你,而是有辦法,能夠讓你自己好起來。”
這段話深深地烙印在兒子的心里。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認為:青春期的核心任務是發展自我同一性,找到自我認同感。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如果孩子找不到自我認同感,那么他就會迷戀一切與他人進行互動的手段,比如游戲。
手機就是那個能夠及時得到反饋的人,它會讓孩子感到很快樂,也能夠找到成就感和滿足感。
所以,父母放下手機,多陪陪孩子,給孩子創造更多與父母互動的機會,才是阻止悲劇發生的明智之舉。
那么,怎么才能讓孩子們戒掉手機呢?
————————————————————————————————————————————————————————
你已經知道玩手機不好,但是玩手機的害處太大了,你知道嗎?
你的孩子,正在被手機毀掉!
很多家長為此煩惱不已,沒收手機、打罵孩子,罵孩子,甚至給孩子摔手機,都是一些方法,但是最終卻發現效果不好!
01
玩手機對孩子的利弊,你了解多少?
現在玩手機的人越來越多,想讓孩子完全不碰手機是不可能的,甚至有的家長采用“圍追堵截”的方法,但是收效甚微。
玩手機對孩子的弊端
★ ★★★
★ ★ ★
對孩子的危害,家長也要了解清楚。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玩手機是在玩,但其實那是孩子在看家長。家長要想盡辦法把孩子從手機中拉出來,首先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真正的陪伴孩子。
★★★ ★
孩子對家長的陪伴是需要著重培養的。
有的時候,孩子沉迷手機只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陪伴太少了,缺少了家長的陪伴。
沒有有效陪伴,孩子才會選擇玩手機。
★★★★ ★ ★
如果家長不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那么就可以選擇用一些有趣的玩具代替手機,教給孩子學會控制使用時間。
這也是可以選擇的方法。
如果想要孩子主動放下手機,那么就要給孩子買一些益智類的玩具,
或者帶孩子去戶外活動。
讓孩子感受自然環境的變化,也能夠讓孩子更加的對手機好奇。
★★★★★
家長們應該給孩子買一些益智類的玩具,這類玩具可以很好地開發孩子的大腦,也可以鍛煉孩子的專注力。
因此,家長們不要給孩子買玩具,而是應該選擇一些有利于孩子專注力的玩具,或者是一些益智類的玩具,孩子們不僅能夠開發大腦,而且還能夠開發大腦,養成良好的習慣。
孩子的專注力不是天生的,后天培養也很重要
想要孩子專注力有什么好處?那么家長要先從孩子的興趣入手,找到孩子的興趣,家長們一定要知道,孩子專注力差的原因,大部分都和家長有著密切相關。
首先,孩子的專注力是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如果家長們經常在家里玩手機、看電視,那么孩子們的專注力就會受到影響,在外界環境中,孩子們的專注力是非常重要的。
而一個家庭中,如果父母們不常常注意觀察孩子,那么孩子們的專注力也很難有機會得到提升,而且一旦有了不良的生活習慣,對孩子的學習來說是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的。
其次,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時,孩子們能夠在沒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保持高度集中注意力,這一點是很難做到的。
最后,在孩子學習的時候,父母們也要注意自己的行為習慣,不僅要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還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給孩子做好榜樣的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因為孩子們是很敏感的,也很容易受到父母行為上的影響,尤其是一些不好的家庭氛圍影響,更容易讓孩子出現專注力不足的情況。
最后,讓孩子擁有著健康的體魄,才能成長為優秀的人。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的體魄才是一切革命的根本,而一個健全的體魄,也將伴隨孩子的一生,父母的鼓勵、表揚、信任、換位思考等等都是孩子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健康人格的基礎。
所以,從孩子入學之后,就要讓孩子在學習之外充滿正能量,比如熱愛運動、樂于助人、積極上進、堅持學習,不斷學習,讓孩子擁有更美好的人生。
– END –
PS:如果你覺得這篇內容不錯,歡迎留言,轉發給你身邊有孩子的爸爸媽媽,讓他們一起成長,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