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別大吼大叫,這就是身為父母的典型,無論你怎么喊都沒用,就算想吼,我也應該馬上采取行動,及時制止!
其實,當我們自己心平氣和的時候,我們對孩子的每一點粗魯的行為都能表現出不滿,我們希望孩子能聽話,我們希望孩子能按照我們的意愿去做事情,我們就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否則我們就會焦慮。
如果家長本身就比較急躁,那他還會在潛移默化之中跟著家長學,如果家長脾氣比較暴躁,那么孩子也會不跟著脾氣暴躁。如果我們遇事都是暴躁的,那孩子也會跟著暴躁,所以不要覺得自己的孩子脾氣差,家長也要控制好情緒。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同時,我們在孩子面前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如果我們自己總是情緒不好,那孩子看到的也會是一個“情緒不好”的孩子,他們也會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
3.父母和孩子相處時,可以試著讓自己變得平和。
作為成年人,我們都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特別是在面對壓力的時候。但是我們也不要被這些負面情緒牽著鼻子走,因為我們只是需要發泄出來,卻要長時間去控制它們,可能需要幾天甚至更長的時間。
當我們處于情緒失控的時候,也可以試著去呼吸,或者是喝杯子,或者是去跳跳廣場舞等一些簡單的娛樂活動,都可以從我們的情緒中得到一定的幫助。
作為父母,我們要做好情緒管理的榜樣,但是請記住,如果我們一天情緒失控,那么我們就會變得無法控制自己的言行,孩子也會變得更難管教。
03
及時有效的“制敵”
只有我們做好了情緒管理,才能夠有效地制敵,幫助孩子更好地應對和解決問題。
所以在處理情緒的時候,我們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以一種更加理性的態度去面對孩子。
一個家長可以在孩子的情緒的影響下,用更加理性的方法制敵。
當孩子不聽話時,我們可以和孩子進行頭腦風暴,思考“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做對不對?或者更好?”
這些方法可以讓孩子能夠思考自己為什么會有這些情緒。
孩子可能會說:“你要說,我現在是因為不聽話,才會難過,你要給我解釋清楚原因。”
父母:“我知道你聽到我的話,但我不希望你說不開心,不要讓我擔心。”
孩子:“我會想,你可以從我的角度去看待我的問題,而不是站在你的角度去考慮別人的。”
父母:“我知道你不開心,但我不理解,我們之間能夠有一些共同的話題去討論,我們希望你能夠同意這種方式。”
最后,我們再傳遞給孩子:“我們可以先冷靜一下,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情緒,你愿意怎么做呢?你能夠怎么幫助你避免這種情況呢?”
孩子:“我愿意去做,無論我怎么樣都可以做到我能夠想到的。”
為什么孩子會對我們吐露自己真實的想法呢?
是因為在他想跟我們表達自己的想法時,我們總是很忙,甚至于顧及不到孩子的感受。
那么,為什么呢?因為我們認為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是因為我們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太高了,對孩子的要求過高了。
要求太高了,孩子不堪重負
曾經有一位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實驗中,讓幾位心理學家在紙上畫小人。結果表上的小人,有很多孩子都很喜歡,而他們的成績幾乎是所有的孩子都不喜歡的。
然而,很多孩子卻對他們的這個要求很抗拒。
為什么呢?
大多數孩子不愿意去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是害怕自己的父母會對自己不好的表現,內心開始懷疑自己。
甚至有的孩子會覺得,自己是不是自己不好,是不是自己不夠好,才會讓父母喜歡自己,從而對自己的表現產生自卑的心理。
這種心理暗示會讓孩子的內心變得越來越焦慮,不敢表達自己,不敢與別人交往。
另外,當孩子說出自己不喜歡被父母用體罰或是諷刺的話語時,家長更是如此。
有很多家長就表示,再怎么能夠讓孩子好好說話,認真傾聽就能夠了。
事實上,我們的態度還有很多,只要家長有足夠的耐心,孩子根本不可能突然變好。
所以,遇到孩子說不喜歡自己的家長,一定要懂得首先冷靜,理解孩子為什么會拒絕和你溝通。
如果孩子是因為學習壓力大,或者說父母平時對他的行為有偏見,所以孩子想說出來,就需要家長做出一些改變。
第一步,要從自己做起,在家庭生活中,減少對孩子的壓力。
有的家長會說,我自己也很忙,沒時間管孩子,或者是我已經上班,沒有時間陪孩子。
其實,父母都有這樣的感受,那就是你不愿意傾聽孩子,你覺得孩子做的事情是對的。
所以,家長們如果想要做出一些改變,是可以先從自己做起,讓家庭生活變得有意義,而不是忙著指揮孩子,讓孩子做你認為不該做的事情。
比如,孩子不想吃飯,你可以說:“現在不吃飯,等下面條就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