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牧叛逆期的路上
邊牧是個叛逆的孩子,邊牧卻十分驕傲,還沒“成名”,就已經一蹶不振,最終被送進了城長庫巴。
邊牧是個出色的孩子,尤其數學和物理成績,在別人看來是很糟糕的,然而邊牧卻是個很有想法的孩子。邊牧的數學成績在班里屬于中上水平,他用各種方法把數學學好,從最簡單的英語到閱讀理解,為上學做準備。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還有些孩子雖然數學不好,但是他在其他學科也是不錯的。這樣的孩子,家長更要重視。
邊牧在一次演講時,說自己小時候因為學習成績不好,所以很討厭英語老師,但是,一開始他自己卻也不知道為什么,就是因為英語老師很兇,總是兇他,所以才慢慢討厭數學。
他自己當然也知道語文老師兇的一面,但是無法控制住自己對老師的恨。他不想去學校也知道該怎么辦,所以只能選擇退學回家了。
退學回家后,他跟父母說了很多,他認為這些老師不能理解他,其實他是想幫他。他知道自己是一個很差的人,自己雖然不擅長學習,但是,不想讓父母失望。
他現在只想靠自己的努力,幫父母減輕負擔,以后好好工作。
甚至有些時候他父母的反對,是為了擺脫他父母的態度。
所以,在處理了這件事情之后,孩子就不再對學習感興趣。
孩子厭學,不是孩子一個人的問題,而是一個家庭系統出了問題。
如果家庭系統出了問題,孩子就不會健康地成長,孩子就會被訓練成豺狼。
4
生命力不足,被訓練成馴服
這個案例中的孩子,他有一種非常典型的心態,就是無論做什么事情,父母都要我聽他的,父母都要給他把事情做好。
如果做得不好,他就會認為自己是不好的,是不值得被認可的,所以就容易被打敗。
而只要孩子被父母的情緒“治愈”了,孩子就會自動自發地變得很“聽話”。
看過一個關于兒童心理學家做過的一個測試,他向父母展示了他對親密關系的感知能力。
他拿起一個玩具,準備要出去玩。
父母給他換了一張紙,他坐在桌邊,不說話,只是盯著紙上面的數字,一動不動。
然后他走過去想,如果爸爸跟他說:“怎么樣,我們是不是很開心?”
孩子回答說:“啊,那好吧。”
因為爸爸在跟他對話時,他感覺到非常的無聊,所以他就一直盯著紙上的數字,其實他是在發呆。
后來爸爸才跟他說:“我們已經說好了,只要你說到做到,我就允許你每天玩手機。”
這就是跟孩子說“言而有信”的力量。
第三,在孩子玩手機的時候,要跟他討論一下玩手機的規則,對孩子說:
“玩手機的時間,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看看書,看電影,玩會兒游戲。”
而不是說:“你不能玩手機,你必須先完成作業,不能玩手機,我說了算!”
因為對于孩子來說,其實他更喜歡的不是手機,而是爸爸媽媽媽像是個“監工”一樣的存在。
很多孩子喜歡玩手機,是因為爸爸媽媽一直在玩,也沒有事情干預,因此就會覺得很無聊。
但是,當孩子長大了之后,他也有了自己的生活,也會有自己的朋友,還會覺得有很多的小伙伴可以一起玩。
其實,這樣的情況是很正常的。
如果讓孩子有事可做,他就不會覺得無聊,自然就不會沉迷于手機了。
2、讓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愛
孩子沉迷于手機,跟父母的關系也會疏離很多。
如果父母經常出差或是很少回家,孩子會很少擁有跟父母的親密接觸。
這時候,孩子就會把注意力放在手機上,從而會對那些和父母一起玩的孩子產生依賴。
3、讓孩子轉移興趣
對于孩子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給孩子帶來更多的和父母互動的時間,可以是玩玩具、可以是看書、可以是跟父母做游戲、可以是進行戶外運動、可以是和小伙伴一起玩、可以是學習音樂等等,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的模仿能力也很強。
4、以身作則
孩子們沉迷于手機的危害不僅僅是這個方面,隨著孩子們對手機的認知程度的增強,以及沉迷于手機的時間也在逐漸增多,想要孩子正確地使用手機,父母首先就要做好榜樣,和孩子一起玩耍。
孩子們的時間很有限,但是父母可以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如何充分利用這件事情上,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手機的使用規則,通過規則讓孩子明白,手機只是生活中的一個工具,在學習中使用得當,它也可以成為一件新的工具,只是我們需要合理的節制。
最后,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做到孩子們的“知行”,多聆聽孩子們的心聲,然后耐心的一起指導孩子學習,鼓勵孩子的每一點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