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叛逆期的表現
1、很多時候他們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而且越長大越獨立,對于父母的管制會表現出較強的反抗,就像我的孩子,我的老師,我的朋友,我的父母,我和他們說的所有事情都聽他們的,我的朋友不都是這樣嗎?
2、叛逆期的表現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1)孩子認為他長大了,可以自己做決定了,而且不再是家長說什么就是什么,他們在和父母頂嘴。
(2)認為自己長大了,可以和父母平起平坐了,但是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他們開始對外界的事物感興趣,比如我的房間,他們找不到,我的書包里有什么也不知道,我的錢,其他同學的書也不知道是什么。他們總是喜歡跟家長對著干,和家長說的話,還會頂嘴,不愿意理睬父母,他們會對自己的隱私感興趣。
(3)開始討厭自己的媽媽,為了擺脫媽媽,開始對媽媽發火。
(4)有些孩子會變得急躁,易怒,甚至會出現攻擊性的行為,當和父母對著干的時候,更加會沖著媽媽發火。
(5)隨著年齡增長,開始變得想要獨立,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他們覺得自己長大了,有能力了,不再像小時候一樣,凡事都要依著媽媽的意思去做,否則就會很生氣,認為媽媽不尊重自己的意愿。
(6)家長會把孩子當做朋友,也會經常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但是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孩子的個人意識也會逐漸增強,他們會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的想法,就會認為家長還是和以前一樣,所以自己會反抗。
(7)父母與孩子之間缺乏溝通,影響了親子關系。
家庭中如果有溝通不暢的問題,孩子是無法得到父母的理解的,從而會覺得和父母是一樣的,產生厭煩,親子關系自然會越來越差。
(8)溝通不在多,而在于質量。
家長與孩子溝通最主要的一個問題,就是質量。
有很多家長反映孩子不愿意和自己溝通,時間久了,自己還在一旁玩手機,孩子就會有樣學樣,變得沉迷手機,一有時間,就想著玩手機。
(9)孩子本身性格內向,加上人際關系不良,不善于與人交流,慢慢地就會變得越來越內向,甚至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10)孩子學習能力差,學不會,自信心不足。
現在的社會競爭壓力大,尤其是在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孩子的分數并不是唯一的評價標準,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出現厭學的情緒。孩子本身學習能力差,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需要一定的時間去突破,長時間的積累會導致孩子產生不自信,最終形成膽小怯懦的性格。
4.孩子對學習缺乏興趣
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被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所驅使,在家里父母看著孩子,督促孩子學習,但是孩子學習是非常的認真的,只要是考試的時候,孩子不會認真的去對待,即便是對待題目也是在應付,用成績去衡量一個孩子的能力,所以孩子也就會變得不愛學習,覺得自己不是學習的料,慢慢就會從厭學演變成厭學。
5.孩子的性格也會發生變化
還有一種情況,孩子厭學的表現是因為孩子的性格會發生變化,有的孩子是因為孩子的性格特點發生改變,孩子變得外向一些,而變得孤僻一些,很容易讓孩子變成一個不喜歡說話的人,
這一點父母一定要注意,不要覺得孩子變成了厭學,對孩子的性格進行打擊,而是要正確引導孩子,和孩子一起找到適合孩子性格特點的方法,
引導孩子成為一個開朗活潑開朗的人,
這才是解決孩子厭學的關鍵,父母應該做的是引導孩子,而不是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那么父母們該怎么辦呢?是通過打罵孩子來教育孩子嗎?
實際上,父母們應該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來教育孩子,
如果是脾氣古怪,有些許是因為性格內向的原因,那么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孩子有內向的性格,可以通過適當的鍛煉來改善,但如果孩子性格比較古怪,那么父母們也要注意引導,而不是打罵孩子。
其實在筆者看來,
這種教育方式是非常錯誤的,不可取,畢竟這種教育方式是沒有什么效果的,孩子們遲早會有一天會對自己的性格有所改變,
父母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盡量控制自己的脾氣,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們變得越來越好,不要覺得打罵孩子是一個教育孩子的過程,更不要把孩子當做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嬰兒,這種教育是非常錯誤的,也不利于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今日話題:你認為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孩子才是正確的呢?你認為應該以鼓勵為主嗎?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