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你這孩子不聽話呢,一生氣就打你,那你想打他嗎?
我是家里最小的一個孩子,現在已經8歲了,平常學習成績不錯,可是爸爸媽媽說他特別的逆反,讓我往東偏往西,越是不讓我做的事情,我偏偏要去做,我一定要做!
記得爸爸媽媽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怎么總是這樣,”現在想來,我有點太溺愛他們了,他們不想讓我受傷,只想讓我按照他們的想法生活。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而我卻經常和父母吵架,父母從來不會理解我,只會一味地埋怨我不夠好,不體諒父母的辛苦,讓我那么在意自己,我總是在傷心難過,經常想“如果”怎么辦?如果不能按照父母的要求生活,我可能早就會摔倒了!
可是身邊還有這么一個人,他就算了,別人也不知道他有多么的痛苦,哪怕他已經無欲無求。這個形象一直在腦海中揮之不去,困擾著我。
讓我無從下手的,不只是那些讓我傷心難過的小故事,而是那個讓我產生害怕、焦慮和內疚的我。
(三)、那些嘮叨的父母,正在教你的孩子
01
為什么你的孩子不愛聽你講話?
知乎上有一個高贊回答:
我看到過很多父母,在管教孩子時,習慣性地用“父母”的身份,站在成年人的立場上,來評判孩子的行為,無視孩子的內心。
大部分父母都有一個共識:
當孩子犯錯時,
我們的第一反應是:
要嚴厲批評,但不要對孩子打罵。
更多的,是幫助孩子找出問題所在,并加以改正。
“我們知道了事情的原因,然后,就有了溝通的基礎?!?/p>
很多父母愿意給孩子開設限制性的課,但不知道為什么,對孩子的限制和管教更多是出于自己的功利心。
他們往往在孩子表現不好時,
不是責備孩子,
而是責備他們的人格。
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很難建立起正常的自尊心。
他們會覺得父母總是批判他們的成績不好,
而自己就是不被愛,他們會感覺自己就是最差的,自己就是不被爸媽喜歡的。
或許在父母眼中,他們只是一個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
但他們一定會認為,只有學習成績好了,才能得到父母的愛,否則就要被爸媽批評。
這種潛意識里的虛榮心,其實就是他們”無法面對現實”的投射。
當他們無法面對自己的真實情況時,就會通過網絡逃避現實,躲進去。
這是一個很悲哀的現象。
如果這個孩子沒有選擇的機會,他可能會以死來要挾父母,讓父母妥協。
這樣做的結果,只會使他們的安全感和價值感極低。
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孩子參與進來,父母要多陪孩子玩游戲,而不是教他怎樣通過暴力獲取別人的關注。
這樣,他會明白,自己不是一個人,身邊也沒有人能滿足自己,而是兩個人一起相互扶持著,一起奔跑。
而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父母能做的不是打罵,不是批評他,而是帶著孩子一起面對錯誤,學會解決問題。
作者的孩子有一次在游樂場玩兒,因為害怕滑滑滑梯的出口被卡住,所以一直揪著滑梯的兩邊的欄桿,從四層臺階往下滑,但是因為力氣大,跌倒了兩次。
這時,媽媽趕緊將孩子抱起來,對孩子說:“你剛剛玩滑梯摔倒了,很疼吧?!?/p>
這時候,孩子會下意識地將手上的滑梯取出來,然后將滑梯扶正到地上,再拖著玩。
當然,這個過程中,可能孩子并不是故意的,而是無法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緒。
所以,媽媽可以對孩子說:“你剛才的行為是因為游樂設施難攀爬的緣故,所以媽媽很失望,也很難過,對嗎?”
只有當孩子能夠真正理解并且體會到父母的情緒,也才能讓他們意識到自己行為對自己造成的影響,才能減少吼叫的行為。
3. 學會道歉
其實孩子在犯了錯時,媽媽可以對孩子說:“對不起,寶貝,媽媽不該罵你,因為我們希望你能夠堂堂正正正正的做人,對不起,媽媽也做不到,媽媽希望你能原諒媽媽,你能原諒媽媽?!?/p>
孩子有時候確實是做錯事了,但媽媽也是有錯的,如果你只是單純地責備孩子的錯誤,并且認為孩子這樣做,就是不尊重自己。如果你真的認為“孩子還小,他還不懂什么”,就應該告訴他,媽媽不該說你什么,而不是指責你,或者說“我不喜歡你這樣做”。
第四步:跟孩子一起討論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為什么孩子會跟你頂嘴?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想按照父母的安排來做。
我記得有一次,我的一個朋友的兒子因為一件小事兒,窩在家里不肯出來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