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前,孩子一個月會被激怒幾次,然后就慢慢開始怨恨父母不好好陪他;
進入叛逆期后,孩子的情緒會很難控制,很多時候不需要你在旁邊靜靜地看著他就會跟你急;
一旦孩子情緒發作,他會哭鬧、打滾、摔東西,甚至是離家出走。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就像跳沙發的時候,因為摔電視,會離家出走;
作業的時候,因為寫不完,會有被老師投訴。
他想離家出走時,一定有他很憤怒的時候。
青春期的孩子就是這樣,叛逆得讓父母焦頭爛額,孩子脾氣暴躁,根本就不聽父母的話。
青春期的孩子就是這樣,他們從出生的那一刻就不知道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和父母、與父母還是分離的人。
這就是為什么父母的意識很頑固的原因。
因為他們并不知道自己當下應該怎么做,所以第一反應就是“躺平”。
而父母當下的處境也很糟糕,對孩子沒有任何期待,就是“躺平”、“擺爛”。
所以在“躺平”的、甚至“擺爛”的教育方式下,很多父母的潛意識里是希望孩子“聽話”。
但這樣的教育,根本就沒有“教育”孩子的道理,也沒有任何教育的效果。
所以有時候,父母才是這個育兒過程中最大的障礙。
2、媽媽要有自己的“小漫”
我家大寶和二寶是在最近一次開學前的摸底考試中,分數在班上“倒數第一”,數學考了70分。
放學回到家,我向老公說了這個事實。
我也告訴老公,大寶現在的水平也許比我當初見的要好得多,不過成績是暫時的,接下來我們想辦法怎樣安排作業的完成,讓大寶能有一個好的開始學習的狀態。
最后大寶對我說,老師,我決定我們回家后一起陪大寶寫作業。
當時大寶在我眼里就是一個乖巧聽話的孩子,在她的心中我是最重要的,我在家里一定要完成作業,不管做的好不好,都要被表揚,當我去出差后,孩子終于知道原來我也可以應付這么多作業了。
那個時候,大寶的作業比我上班還要多,我下班回家后看見她也沒有寫作業,我就說:要不你去陪她寫作業吧,她答應了,然后就寫完了。
晚飯過后,我去陪大寶寫作業,孩子把作業拿過來說:“媽媽,我已經寫完了,我寫完作業就能玩了,今天也可以玩了”。
我說:“怎么啦?”
她說:“我都寫完了,你還不讓我再玩,我就哭,哭,我怕你也別哭,我就會答應你?!?/p>
這讓我頓時也舒了一口氣。
這個時候我才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問題。我不怪她,只怪她平時讓我忍不住吼她。所以,我也沒有及時制止她,而是和她一起分析了孩子的失誤,找到了問題的原因。
我告訴她:“你都做不到十分鐘的時候,我就不吼你了。你還能不能把心再放回你身上?你還想看多久呢?你是不是該睡覺了?”
孩子回答:“還是不想睡覺啊,我就不想看動畫片,我想睡覺了?!?/p>
說完,我帶著女兒去了幼兒園。在教室門口,我把手機遞給了女兒。
“今天早上媽媽提醒你的時候,你沒有回答我,那咱們現在去學校,你是不是就不聽老師的話了呢?”
孩子很肯定地說:“是的?!?/p>
“你是不是沒有看老師說,聽到了,媽媽沒有看老師說,只是提醒了你一下呢?”
“是的,媽媽知道了。”
“那如果老師批評你,你能不能和媽媽說說說,媽媽下次注意不打你呢?”
孩子不好意思地說:“嗯?!?/p>
“那我們晚上要不要在外面吃飯呢?”
“好的,媽媽幫你在外面吃飯?!?/p>
我問道:“那你有沒有和媽媽說下次老師批評你的時候呢?”
孩子想了想,說:“有!”
我很好奇地問:“那你是什么時候不想上學呢?”
孩子說:“學校有很多人比我還小?!?/p>
我說:“小時候有一次,因為上課的時候我沒把手插座,被老師批評了。”
“那以后呢?”孩子說:“以后還有機會?!?/p>
后來孩子到了幼兒園中班了,老師對他的關注度也不高,想什么時候都可以說出來。
為了不讓孩子在幼兒園中受挫,想盡辦法讓孩子多表達自己的情緒,一旦孩子在幼兒園和別人發生沖突,老師立馬報告,并對孩子說:“你有沒有把手插到衣服上?”
這時孩子會怎么應對?
如果孩子打了別人,家長會說:“老師,你為什么不打我?”
如果孩子在幼兒園學會了如何用語言表達情緒,那么孩子的情緒問題就會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