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孩子不聽話,很正常
五一假期回家后,奶奶送孩子去上輔導班,每天上學前,奶奶會反復提醒孩子要好好聽課,要好好寫作業,可是到了暑假,孩子依然是我行我素,根本不愿意寫作業。
就在前幾天,家里的小祖宗突然醒了,說要吃餃子,要點外賣,各種各樣的各種好吃的都要嘗一嘗。這不,媽媽帶著孩子去樓下的菜市場買菜,孩子非要買幾個饅頭,吃著吃著就想拉肚子,非要買皮皮。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這可把奶奶給急壞了,看孩子不著家就沒出息,又怕孩子吃不飽,就給孩子請了一天假,帶著孩子去了附近的兒童樂園,結果,孩子就一直在那里不動,怎么叫都不走。
后來才知道是因為孩子早上總是不肯乖乖吃飯,可是,又怕孩子不好好吃飯,天天催促、喂飯,就會把孩子的肚子擱在那里,導致孩子的胃口被無限放大。這會讓孩子感到饑餓的話,孩子就不會主動去吃。
其實,我們可以用其他的食物來代替孩子不喜歡吃的食物,比如,餅干、漢堡包、奶酪、冰淇淋等等。
雖然,孩子不愛吃什么東西,但是當我們吃過這些食物以后,它們就會在大腦里對這些食物產生本能的感覺,從而再度去注意這些食物。
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替代品”來替代食物,比如,我們可以把孩子喜歡的食物放在孩子容易看到的地方,在特定的區域讓孩子吃。
孩子吃完飯之后,他就會拿起它們喜歡的食物,吃完之后,再回到餐桌上,繼續自己喜歡的食物。
一旦孩子形成了這樣的習慣,他對食物的感受就會非常敏感,并且十分享受這種感覺,慢慢地就會逐漸的不再喜歡吃它們。
所以,當孩子形成了這樣的習慣,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有耐心,并且要講究方式方法。
二、孩子形成習慣的原因
1、父母影響
孩子的行為習慣是由父母的行為形成的。
在孩子的世界中,他們會根據父母的行為舉止和平時在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樣子,來判斷自己的行為舉止是不是正確的。
而當父母在育兒過程中出現的行為習慣一旦養成,孩子身上的很多不良習慣,很有可能就會被孩子模仿下去。
因此,作為父母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行為習慣其實是很容易被孩子模仿的,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先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
2、家庭條件的影響
當然,有的父母會有一些經濟條件,會讓孩子有一些的壓力,他們會告訴孩子一些學習并不重要的事情,也會告訴孩子一些學習重要的事情。
但是這些東西都是父母太過于在意了,而忽略了孩子的內心感受,所以孩子在學習這件事情上會產生迷茫感。
而有的孩子則是家庭條件比較好,就會對學習產生向往,所以父母們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不要讓孩子的學習受到太多干擾,而這也是孩子學習成績差的原因之一。
3、孩子自身的能力的影響
有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自我控制能力就比較差,很多事情都要父母來做,這也會讓孩子產生一個不好的情緒,父母應該給孩子以身作則。
父母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在被束縛住,因為父母總是無時無刻的盯著自己,所以孩子就會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如果父母的思想行為習慣不好,那么孩子就會因為有一個不好的思想產生壞的思想,在學習的時候,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差勁。
4、孩子自身的自控能力不足
有些孩子,自控能力比較差,所以在平常的生活當中,一旦他們有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他們都會很專注,而不是一直玩手機,這樣就會導致孩子的自控能力差,他們就會經常玩手機,在玩手機的過程當中,孩子的自控能力會變得很差,而孩子在玩手機的時候,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越來越差,因此孩子的自制能力也就會變得越來越差。
5、經常在孩子耳邊嘮叨
家長喜歡嘮叨,在孩子耳邊嘮叨,這樣會讓孩子特別的厭惡,甚至還會產生反感,從而會讓孩子對家長的話更加的反感,也會造成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當孩子沉迷于手機的時候,家長應該要及時的去糾正孩子的這種錯誤的習慣,多給孩子講解一些玩手機的危害,讓孩子自己意識到沉迷于手機的危害。
6、家長要以身作則
孩子長時間玩手機的話,家長也需要注意,如果家長在家里的時候,總是一直拿著手機看,這樣的情況下去孩子也會產生叛逆的心理,所以家長在孩子面前應該盡量減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的頻率,這樣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孩子喜歡玩手機其實是因為手機里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對于孩子來說,他們充滿著吸引力,家長應該適當的給孩子增加一點游戲的時間,這樣才能夠讓孩子體會到更多的樂趣,更好的去學習。
所以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正確的引導孩子,讓孩子不要過分沉迷于手機,當孩子明白了家長的良苦用心之后,自然就會放下手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