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容易網絡成癮(大學生網絡成癮現狀分析)
眾所周知,隨著網絡設備的普及、網絡速度的升級和網絡深度參與我們的日常現實生活,網癮已經成為一個不得不面臨的話題。網絡成癮主要是指在沒有成癮物質的作用下對互聯網使用沖動的失控行為,也即在沒有明顯使用目的地使用網絡過程中,導致的自身學業、職業或社會生活功能的退化與損傷。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網絡所帶來的多元化而又極為豐富的信息能為大學生帶來多層次、全方位的心理愉悅體驗,而部分學生卻將網絡作為帶給他們放松與愉快感的主要獲取途徑,就很容易陷入網絡成癮。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在現代社會,網絡的過度沉迷對大學生會產生許許多多的精神心理問題,如幻想、拖延、懶惰、社會恐懼、交往障礙、失眠,焦慮、抑郁等等。甚至有研究指出,網絡成癮已經成為影響我國大學生學業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長期以來關于大學生網絡成癮的現狀調查客觀上存在地區,時間和人群的差異,到底誰更容易成癮,成癮的占比有多少,哪個地區更容易成癮一直存在結果上的差異。為了弄清楚全國大學生的網絡成癮現狀,近日有學者就通過整合65個針對中國大學生網絡成癮現狀的研究,匯總了87702名大學生網絡成癮現狀調查數據。數據顯示,我國大學生網絡成癮總體發生率為10.7%,且呈明顯上升趨勢。我們就來看一看究竟大學生網絡成癮有哪些特點。
一、東北地區大學生網絡成癮發生率最高,西南地區最低
東北地區與西南網絡成癮發生率的差別可能與當地氣候有關。東北地區客觀上氣候較為寒冷,與其他地區相比。東北的大學生一般室內活動居多。室外活動量的缺少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對手機,電腦等設備的依賴程度,也即提高了其社交、放松、緩解壓力依賴網絡的程度與時間占比。西南地區大學生網絡成癮發生率較低,除了氣候原因可能還與當地地理環境以多山崎嶇,網絡通信質量有關。
二、男性比女生更容易網絡成癮
之所以出現男生網絡成癮發生率明顯高于女生的現象,其原因可能與男女生之間的個性差異有關,通常情況下,男生在面對日常學習和家庭生活中各種壓力事件中,其緩解壓力的方式較為單一,較不容易通過哭泣,與他人傾訴等途徑排解內心苦悶,并且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往往不夠,因此往往采取消極的應對方式,如通過上網來緩解心理沖突等,更容易導致網絡成癮;另一方面可能因為大學男生性格活潑好動,宿舍文化的團結文化,往往導致大學男生玩網絡游戲更多,導致網絡成癮的發生。
三、生源地來自城鎮的大學生比農村大學生網絡成癮較高
這可能是因為城市經濟條件較好,接觸網絡的時機較早,時間也較長。城鎮家庭物質經濟條件的富足以及城鎮網絡通信狀況的改善也客觀上更加促進了這一現象的出現。
四、2010年前后的大學生網絡成癮發生率不同
據研究顯示2005-2010年相較于2011-2018年大學生網絡成癮發生率明顯增長,這與移動智能手機的普及,便捷的網絡支付,4G,5G等網絡的普及與發展有深刻的關系。尤其是在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以后,大學生依賴網絡進行網課學習,恐怕大學生的網絡成癮的發生率增加更加明顯。
因此,網絡成癮問題已經成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的難題,并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產生了很多負面影響。對于大學生網絡成癮問題,學校、教師應給予正確引導,讓大學生充分認識到手機成癮的危害,并加以控制,通過科學安排學習、生活時間來解決網絡成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