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走過3歲叛逆期,是為人父母最好的修行。
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為什么來了以后,會這么不同呢?
一、對于2歲的孩子,2歲之前的孩子,除了吃喝拉撒、玩玩具以外,對于自己喜歡的事情,幾乎是無條件的滿足,父母在這個階段,可以說是沒有任何的耐心。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孩子一哭鬧,一嚇唬他,他就閉嘴,乖乖的。
慢慢的,孩子就會知道,如果不哭鬧,什么東西都可以得到,他就可以開心的享受。
第二個叛逆期:7~9歲的小大人兒
孩子進入小學后,他的主要社交不再是家人、鄰居了,而是學校的同學和老師,步入了小學學堂,他們會覺得自己是個小大人了,可以自己做決定,極力想掙脫父母的掌控,于是就變得處處喜歡跟大人“唱反調”。可矛盾的是,他們還是非常的需要大人,還是會在父母面前毫不害羞的撒嬌,希望父母來為自己解答令自己困惑的事情。
既然孩子變化了,父母的教養方式就得跟著變,對待這個時期叛逆的孩子,父母應該更多的以互動的方式來溝通,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和觀點,再來進行評論。
父母可以適當的下放權力,有些事情孩子能做主的,不妨讓他自己做主。讓他充分的感覺被尊重被肯定。比如對于興趣愛好的培養,孩子不喜歡彈鋼琴,媽媽可以和孩子商量:是不是有別的愛好、是否想要發展這方面的愛好等,沿著孩子的興趣方向培養,孩子高興,媽媽也輕松,學習動機增強,才能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當然,這一時期的孩子,因為將他們精力都用在了與父母對抗上,他們的成績可能會很不穩定,而且孩子會因為沒得到恰當的引導,變得更加叛逆。這時,父母要有技巧的化解與孩子的對峙狀態,父母要遇事多跟孩子商量,不搞家長專權。
此外,這個時期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睡前看書、寫作業。包括心理上的獨立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賴父母。
03
第三叛期:12-15歲
從青春期一開始,無論男孩還是女孩,他們的身心就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所占據和控制,想法和行為都將產生巨變——
從依賴性到獨立性、成人感,從依賴性到獨立性、成人感,這三段變化的過程,會非常痛苦,讓父母們十分苦惱。
▼
此時,父母們很難接受孩子已經完全變成了“小大人”,又或者在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時,無法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依然采用之前的溝通模式,對待孩子依然是保持教育的態度,自然就會帶來一些沖突。
而這個階段也是孩子形成獨立人格的關鍵時期,孩子開始嘗試自己思考人生,尋找人生的意義。
此時,他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已經初步形成,開始嘗試脫離父母的管教,并且由于學習成績不好,經常受到老師和家長的批評,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受到打擊,由于學習成績不好,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無論怎樣努力,都不能讓父母滿意,慢慢就會對學習喪失興趣,變得不愛學習。
第二、沒有樹立目標,缺乏學習的動力
現在的孩子對社會所要完成的任務都比較清楚,知識面和眼界的限制讓他們無法做到獨立,同時也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孩子接觸的東西都比較廣泛,尤其是手機、電腦,很大程度上都有互聯網的支持,因此孩子很容易被這些電子產品所吸引,如果沒有機會接觸這些電子產品,就很容易導致孩子注意力缺失,從而減少主動思考的能力,對學習能力的提高也是很不利的。
第三、沒有樹立遠大的理想
如今的父母都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小小年紀的孩子就背上了沉重的書包,認為考上大學就能找到好工作。孩子背負了全家人的期望,在學校里學習是非常用功的,可是學習成績卻不好,就會覺得自己沒辦法取得好成績,慢慢地產生厭學情緒,甚至還會產生自卑心理。
第四、受到校園暴力的影響
現在越來越多的校園暴力事件發生在我們的身邊,校園暴力事件頻繁發生,有些校園暴力事件甚至會對受害者造成身體上的傷害,但是校園暴力事件頻頻發生在孩子身上,這又是為什么呢?
校園暴力事件的受害者大多來自于成人,成人的心理傷害往往是沒有安全意識的,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孩子在校園暴力事件頻發的原因,甚至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比如說,校園暴力事件發生在孩子的青春期,很多孩子往往會出現強烈的叛逆性心理,這時候孩子和老師之間的沖突非常嚴重,有的甚至輟學回家。
對于施暴者來說,傷害是最大的,但是父母也要在孩子面前樹立起應有的榜樣,如果因為家庭暴力或者校園暴力事件造成孩子心理創傷導致孩子心理問題嚴重,那么父母再對于校園暴力事件的危害也就難以預測。
但是,由于現在的孩子心理素質參差不齊,校園暴力事件發生后,由于孩子的個人心理素質較差,往往容易受到校園暴力的影響,甚至會給孩子的人生蒙上一層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