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有叛逆期,“叛逆期”稱為青春叛逆期。
叛逆期指的是孩子正在成長發育中,心理上從孩子的心理變化、生理變化及整體發展來劃分的階段。
青春期的孩子,會經歷三個叛逆期,第一叛逆期在2.5~3歲,第二叛逆期在8~9歲,第三叛逆期在12~15歲,這兩個叛逆期,基本上是孩子在整個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的。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父母不僅要尊重孩子的選擇,還要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
孩子從12歲開始,內心世界變得豐富,在很多事情上,開始有了自己的看法,開始有了自己的思維和想法。
于是,他們開始拒絕父母的管教,對父母的話置之不理,喜歡與父母對著干。
心理學上有一個“超限效應”,它顯示的就是:
人們一旦接受某種刺激,就會產生心理上的抵抗。
當父母反復地對孩子進行管教,說教時,孩子會產生強烈的抵抗,甚至故意和父母對著干,故意氣父母,讓父母感到傷心、失望。
這樣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父母:
動輒吼叫、打罵、威脅、打罵
。
2歲孩子的叛逆期,會讓父母受多大的折磨
兒童心理學家海姆·吉諾特曾說:“十幾歲的孩子對不請自來的關注,渴望獨立,并用行動來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了?!?/p>
也許你一時控制不住,但是可以用科學方法引導、多給孩子一點空間。
比如:
不橫加干預,耐心陪伴,讓孩子自我管理;
多給孩子正向的肯定,讓孩子知道自己很棒,而不是一味指責、批評;
多帶孩子與同齡人接觸,感受同齡人的優秀品質,給孩子正向的引導,不要以批評的口吻來教育孩子,孩子們開始接觸同齡人,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了。
孩子從這件事中,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真正該做的是什么。
3歲以前,請多陪伴孩子;
6歲以后,請多給孩子講故事;
7歲以后,請多跟孩子交流;
在孩子12歲以后,請多陪伴孩子看書;
8歲以后,請允許孩子適當玩游戲,允許孩子看動畫。
如果孩子有特別喜歡的興趣,我們可以帶著他去爬山、騎車、打球、唱歌、看書…………
如果孩子有特別喜人的朋友,請一定要理解孩子,一定要懂得引導孩子。
在我們的身邊,總有一群孩子,他們就像是一架天然的攝像機,在我們面前,隨時隨地就可以拍出來,還有那么多的朋友。
有一個初二的男孩子,在一次考試中成績很不理想,被老師叫到學校去談話,這個男孩子的父親沒有責怪他,而是把他帶回家,耐心的開導,說了這么多的話,但這個男孩子明顯地不耐煩了。父親生氣的時候,可以對著他的胸口亂畫,他很難過。
為了緩和這種糟糕的情緒,就找了一個強壯的老太太來幫忙,老太太將這個男孩子的事情告訴了太太。
并且還將他帶到家里,讓孩子跟他一起去見個面,讓他說出自己的情緒,并且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很生氣,要給孩子說對不起,這樣的一個動作,就算是孩子再生氣,也是有用的。
所以這個孩子后來終于吐露了心中的不滿,想要在以后能夠再不那么難過了,因為自己的爸爸媽媽也非常的傷心。
父母跟孩子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說話的方式,千萬不要動不動就打罵、訓斥孩子,而是要懂得一些溝通的技巧。
1. 對孩子說說一些簡單的事情,“我也覺得很難過”。
很多家長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會對孩子說一些類似于“你很難過”這樣的話,反而會激起孩子的負面情緒,但是這種說法對孩子的感受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了威脅,所以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傷心。
家長不妨就對孩子說:“我看到你現在非常的難過,你可以試著告訴我,你想要怎么解決這件事情,或者你可以說下次再遇到這樣的事情,可以怎樣做”。
當孩子感覺到家長能理解他的感受,也能從心里接受這樣的方法時,就會很樂意的去和家長合作,而且這個方法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讓孩子了解到父母的情緒。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增加孩子對家長的信任,能夠更好的體會到父母的情緒,更加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
3、多給孩子信任,適當的批評孩子
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都應該給孩子足夠的信任,對于孩子的一些錯誤,家長不要急于指責批評孩子,要給孩子足夠的寬容,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有所反省,在孩子犯了錯誤后,應該給孩子一點小小的懲罰,讓孩子明白做錯事不可怕,只要改正錯誤就可以慢慢來,讓孩子自己認識到錯誤,并且真的改正錯誤。
其實孩子犯錯誤是正常的,家長不應該一味的責備,孩子犯了錯也不能直接給孩子一個“暴力”的評價,應該告訴他“錯了就是錯了,爸爸媽媽相信你是個聰明的孩子,下次會做得更好!”讓孩子有一個深刻的印象,這樣才能讓孩子明白,有些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