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孩子不聽話叛逆怎么辦?家長做法分享3點。
鄰居家一放學,女兒先把書包丟在了床上,他心急火燎趕到,拿著衣服就開始給女兒洗澡。女兒不聽,一只手把衣服給穿上,一只手緊緊拽著衣服不讓他挪開,又要我幫忙換衣服。媽媽說:“穿那邊上吧,都穿的這么濕,脫,多穿一只。”女兒不情愿地說:“不,我要穿裙子!”媽媽說:“那要先放到洗衣機里,我給你準備衣服。”孩子說:“不,我不想洗。”媽媽說:“趕緊給你穿一只!”孩子說:“不,我不要你選衣服!”
因為她只穿了一條單衣短褲,所以她根本不愿意讓媽媽給她換。媽媽說:“不穿,我不冷,你不穿,我就不要你穿。”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媽媽說:“我都給你穿了,那有什么用?你還不聽話,你還要聽話!”她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在你洗澡時給你放一堆玩具。她嫌棄衛生間的衛生間小,經常弄得灰塵飛濺到地上。
媽媽說:“你怎么這么不聽話?連自己的襪子都要洗了!”
媽媽問:“你個小皇帝啰,我要你穿上襪子怎么了?”
媽媽說:“你說你要我說你要聽話,你還不聽話,那你就要讓我讓著你,我說了算!”
這樣的方式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聽話,即便孩子表面上屈服了,但內心卻變得更加叛逆。
當我們發出的命令或者指令,與孩子的內心感受完全相反時,就代表著我們不相信孩子。
我們不相信孩子能夠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因此經常會用強制性的要求孩子,因為這樣會讓孩子產生反抗的心理。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慮他的感受,用孩子的思維去思考問題,而不是站在家長的角度去揣摩孩子的想法。
多給孩子一些信任,與孩子產生共情,孩子的想法就會不一樣,他們會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從而愿意與父母進行有效溝通。
結束語:
作為父母,應該要充分認識到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自己與孩子的關系。不要以為孩子到了青春期,你就會跟著孩子學壞,事實上青春期的孩子并沒有特定的表現。當孩子出現了以下幾種表現,父母一定要重視起來。
01、你真了不起,我相信你一定
孩子在生活中的學習態度、學習成績、學習方法、思維方式等,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的變化,父母會發現原來孩子突然變得沉默寡言了,在這個階段,父母應該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尊重,不要太過于嚴厲,他們只要在你的引導和他們自身感覺良好的情況下,他們就能夠順利度過這個時期。
02、你有多大程度上理解孩子
作為父母,我們會一直覺得自己是過來人,但是卻沒有想到自己的父母對自己還是個孩子,他們很多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他們的成長經歷以及我們自己的感受,對他們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作為父母,我們有太多的時候不知道我們的孩子在想什么,不知道他們想要什么,不知道他們的內心世界在想什么,也不知道他們想要什么。
但是,如果你真的相信他們的心理發展,你就會發現,那些話在他們的心里是最沒有力量的,他們就會做出一些非常出格的事情來,這就是他們反抗的一種表現。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需要知道他們到底是真的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