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的心情圖片來自網絡
1
每當孩子遇到不聽話的時候,我們經常會遇到孩子不聽話的現象。孩子不聽話,但是有什么辦法讓孩子聽我們的話,或者不聽我們的話,我們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打孩子。孩子沒理由地不聽話,于是我們經常采取打罵的方式讓孩子屈服。但是我們卻發現,我們越打罵,孩子越不聽話。孩子們表面上是聽話了,但是內心卻抗拒我們。只是為了對抗我們而對抗。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講的:
有一群小孩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玩耍,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于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小孩一碗飯,說:“你先去洗你的小碗吧。”結果,每個小孩聽了都笑了。但是當老人拿起小碗給孩子碗的時候,孩子卻突然跑出來對老人說:“我不吃了。”這下老人更加生氣了,開始對孩子進行打罵。但是無論老人怎樣,這碗還是孩子的。最后孩子的哭鬧,老人妥協了。
其實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從模仿開始的,而這種模仿可以在無形中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
當他想要某個玩具時,如果父母不給,他就會通過哭鬧、發脾氣來引起大人的注意。而等到父母妥協之后,孩子就會變本加厲。他發現父母教他要么“滾”、要么“就滾”,之后,就會把自己的行為和父母的要求、命令捆綁在一起,只要達到自己的要求就可以得到滿足。
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強,這種模仿的背后往往受很多原因。比如,父母不允許孩子玩手機,是因為父母自身也是個低頭族;比如,父母在家總是刷劇、看電視,孩子自然也會向往玩手機;又比如,父母經常吵架,孩子自然也希望可以玩手機等。
所以,面對孩子的手機控問題,家長首先要做的是控制自己玩手機的時間。
第二步,當孩子使用手機時,鼓勵他們“說到做到”
有時候,孩子會無理取鬧,無理取鬧,讓家長頭疼,這個時候,讓孩子體會一下這種真實生活的樂趣,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
比如,你可以跟孩子說:“我小時候也和你一樣,每次回到家,我都會把手機放在桌子上,我只是偶爾去看一看,可是并沒有發現,現在我們已經養成習慣了,每次只要我想起手機的時候,就會放下手機。”孩子慢慢就會知道,使用手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第三步,對于孩子使用手機,我們要制定一個合理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我們可以玩手機,但是不可以刷手機,如果在寫作業的時間,我們可以看書,同時我們在吃飯的時間里面,孩子也要去做自己的事情,我也不會玩手機。
讓孩子形成一個正確的生活態度,而不是只要他一拿著手機就去寫作業,就去看手機,而且手機的出現在不斷地干擾他學習的情況下,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就會變得很急躁,一遇到不會的題目就會一直想著手機,而是會想手機上這個游戲好看,這個游戲里面的人物什么樣的特點,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他就會覺得生活很快樂。
手機的存在對孩子的吸引力也是非常大的,孩子玩手機可能會出現頭疼的現象,我開始覺得孩子玩手機的時候很無聊,那么這個時候孩子玩手機的動力應該是來自于玩手機的樂趣,而不是來自于玩手機本身。
第二步:適當的限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勞逸結合
作為家長要對孩子玩手機的時間進行合理的控制,給孩子制定一個合理的玩手機的時間,讓孩子把玩手機的過程當成是學習的一種方式,避免孩子玩手機成癮。
第四步:找到孩子的興趣愛好,并幫助孩子培養至少一個愛好
當孩子擁有一個愛好時,他就不再像以前那么的沉迷于手機,因為愛好不僅能給孩子帶來更多的陪伴,父母的陪伴能幫助孩子的將更多的注意力從手機中轉移到其他的興趣愛好上面來。
【網絡圖片】
第五步:找到孩子的興趣愛好,并加以培養
當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時,手機的吸引力自然會減少。對于孩子沉迷手機,父母也要有足夠的耐心,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當孩子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時,手機就會變得不再是一個打發時間的“玩具”,而是一個轉移注意力的“大敵”。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要適當地引導孩子接觸手機,教會孩子如何利用手機的優勢學習,如何利用手機來幫助成長。讓孩子明白手機并不是生活的全部,適當的利用手機有利于孩子學習。
因此,家長要正確地對待孩子使用手機這件事,正確引導孩子使用手機,讓手機成為學習中的助力,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