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一開始,孩子對家長、老師和家庭,都會表現出強烈的排斥和抵觸,行為表現就是抵觸和不服從。
2、通常在這段時間,孩子會經歷三個叛逆期
第一個叛逆期:2-3歲的小魔怪
這個階段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不再把家長的話奉為圣旨。
當然,孩子的這些“壞毛病”行為,可能會隨著孩子的自我意識的發展,慢慢消失。
比如:
孩子2歲左右的時候,會非常固執地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這是因為孩子自我意識的萌芽,總是對很多事情有自己的想法。
因為此時孩子的自我意識正在快速發展,他開始意識到自己與周圍的世界是分離的。
另外,他的小腦袋里,還只有那么一小部分,也就是說,孩子們有那么一點點的危險意識,其實就已經開始在萌芽了。
他們的頭腦里有了兩個世界,一個世界,一個自我意識。
這個自我意識的發展,會讓他開始有了物權概念,他會認為自己與他人是完全不同的。
也會發現很多父母可能會發現,當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認為自己與其他人是不同的,不愿意與父母分享自己的玩具了,或者是自己做的事情,父母越不讓他做,他就越要做,他這個過程中會發生變化的。
心理學家皮亞杰說:“兒童是自我中心的,他是通過心理主導的觀察和學習,來認識事物的。”
孩子不愿別人分享,孩子的內心世界是探索的,家長的阻止,會讓孩子失去自信心,做事開始變得膽怯,缺乏主動性,嚴重的可能會讓孩子抑郁。
5、事無巨細的包辦,孩子的自理能力差
有些家長過于關注孩子的吃飯穿衣,于是事無巨細的幫孩子穿衣,甚至孩子上學的時候也要幫孩子背書包,生怕孩子遲到。
這樣的家長對孩子過度的包辦,會讓孩子習慣性的依賴父母,認為父母總是“幫忙”,自己的事情都是父母的事,自己有的東西不能搶,需要自己為自己做。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失去獨立的能力,凡事都要依著父母的意愿來,一旦自己不想做,就會極力反對,并且常常嘮叨。
6、被批評后才委屈閉嘴
因為害怕被批評,很多孩子都不敢反駁,即便是父母說的是對的,他們也很難聽進去,一旦反駁,就會很生氣,以至于頂嘴成為家常便飯。
家長的這種做法和態度,會導致孩子心理上產生很多的陰影,導致孩子變成一個愛嘮叨的人,因為孩子一旦覺得不舒服,就會生氣,而這個時候,家長也不愿意花時間和孩子溝通,不愿意花時間傾聽孩子的想法,這樣時間久了,孩子就會變得更加的叛逆,家長的這種做法,只會讓孩子感覺自己是很差的,不值得被愛。
7、家長老是拿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
有的家長總會拿孩子的缺點和別人家的孩子的優點進行比較,在與孩子進行比較的時候,家長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感到滿意,但是這樣的比較卻讓孩子感覺自己的努力沒有得到了家長的認可,而且家長也沒有因此而認可自己,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更加的自卑,自尊心也會受到傷害。
8、家長總是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
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家長也不能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家長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家長不妨試試這樣去教育孩子。
9、家長不要經常性的拿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
每個孩子都是希望自己的存在能夠得到父母的認可,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也要注意不要拿自家孩子和別人進行比較,這樣的話只會讓孩子更加的自卑。家長要知道每個孩子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不要總是拿自家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這樣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的自卑。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