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叛逆期時間范圍比較小,總是要大人說東,他就偏往西,自己和大人說話就非得要頂撞,不依不饒。尤其是跟家長對著干,自己生氣了,也喜歡用“不”來挑戰家長的權威。
小孩兩歲半時,就會進入一個人生的叛逆期,自我意識也開始萌芽。
他們開始“不聽話”,是因為他們的生理特點,如探索欲增強,自我意識感增強。
但也是最需要父母注意的,就是在平時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對他們有太多的限制,總是要懂得放手。
“你好好學習,別老是玩手機,看看書。”“整天就知道玩手機,不好好學習,以后掃大街都沒你份。”“我們對你的要求是學習成績要達到什么樣的標準,不要讓我們失望。”
在這些信息的影響下,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跟孩子無關緊要的事情,孩子被學習這件事情所吸引,所以才會出現厭學、逃學等情況。
在綜藝節目《老師請回答》里,海清飾演的媽媽從小對孩子就是各種限制,不許吃糖、不許看電視,連衣服都要媽媽買品牌。
吃飯時不許看電視,寫作業時不許吃零食,就算完成作業,媽媽也不許看電視。
長大后,她一直對學習充滿抵觸情緒,考試成績也越來越差。
媽媽很生氣,把她送進了一家全托培訓學校,按照學校的管理制度,孩子到了學校以后,老師要考試,她只能在家里面盯著孩子。
有時候看孩子一動不動,媽媽就覺得煩,總是管孩子,孩子還很委屈地對媽媽說:“我想休息,你們就自己安排吧。”
孩子在里面接受了很多“不要”、“不”、“不好”,這些也是媽媽的擔心,畢竟,媽媽們的出發點是好的,只是不知道該怎么做。
要做到這些,媽媽首先要改變一下自己,把自己的情緒調整好。
回到家,媽媽要去擁抱一下孩子,跟孩子說:“寶貝,媽媽想念你了,寶貝,回來就跟媽媽在一起吧!”
讓孩子知道,媽媽只是暫時沒有回來,這是暫時的,媽媽跟你在一起,不要擔心其他的事情,你不要擔心媽媽跟你一起的。
如果孩子真的出現問題,那么可以好好抱抱孩子,告訴孩子:“媽媽永遠愛你,永遠愛你!”
這時,孩子內心的害怕和焦慮也就得到了緩解。
媽媽要做好自己,不抱怨,不嘮叨,不指責。
每天都要對自己說這句話,孩子也會越來越好。
1. 認可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要給孩子的表揚一定要及時,孩子做得不錯,就要肯定孩子的努力,要繼續堅持不懈地正面強化。
每天都讓孩子做一個小的積極正面的標簽,比如,“我很高興我能夠堅持每天都堅持看書”
或者是,“我今天看書1小時,可以獎勵你20分鐘”
這樣的正向強化,會讓孩子有更好的成就感。
2. 講衛生
寶寶的自我評價,也可以通過生活中的小事培養。
孩子有沒有整理,有沒有整理房間,是否做到了時間管理。
這里的重點不在于把自己衣服疊的整齊,而是在行為規范上,讓孩子把自己的行為與結果分開。
比如,寶寶的玩具衣服、鞋子、書包等,都是可以分開的。
你可以說:“寶寶,你今天晚上自己把衣服被子疊好了嗎?”
孩子還可以說:“寶寶,你自己把書包整理好了嗎?”
這時候你就可以說:“哇,你的衣服疊好了,我真為你高興,你真是個天使寶寶!”
這樣表揚孩子,孩子會覺得自己的能力很強,也知道自己要努力做到這件事情。
但是,如果你一開始就否定孩子的行為,就否定了孩子的愿望,就剝奪了孩子體驗生活的權利,那么孩子自然就會認為自己是不好的,那他的自我感覺也會很糟糕。
你說:“你要是把衣服穿好了,媽媽就獎勵你一個笑臉。”孩子就會產生一種錯覺,覺得做了件好事,下次也會認真做好。
3.表揚也有技巧。
表揚與表揚一樣,是讓孩子體驗生活的美好,孩子也會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他就會熱愛生活,熱愛生活。
表揚孩子時,請多多的表揚,會讓孩子更加的積極,也會更加的主動的去努力學習。
4.即使孩子在學習中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也要適當的表揚。
當然父母的鼓勵對于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當父母過分的注重孩子的成績時,很容易讓孩子過分的追求“成功”。
其實孩子們的每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成長的節奏,只有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認識到學習和進步的重要性,才會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用心,學習對孩子來說才會變得更加有耐心。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