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不聽話的孩子上的學校好不好
本文轉載自天津網
近日,安徽合肥一初中的班主任因為在課堂上故意唱反調,說孩子上課容易走神,叫家長后,就對家長說,孩子就是不聽話。母親被叫到學校后,于老師憤怒地訓斥了孩子。孩子當場不服氣,從三樓一躍而下。
中國有句古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對于孩子的教育,如果胡亂打罵,不僅不利于孩子的成長,還會傷害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這位母親在收到老師的告狀后,先是火冒三丈,不分青紅皂白把孩子從地上爬起來,還沒等她去責怪孩子為什么不聽話,自己就先崩潰了。雖然當時只是為了安慰孩子,事后也有些悔意,但是孩子第二天真的不愿意去上學。
2. 孩子不愿意去上學,有的可能是因為缺乏安全感
孩子對于人和事物的本能的抗拒是非常正常的,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于外界的環境和人的刺激是非常敏感的。
如果身邊的人因為恐懼、害怕,而恐嚇孩子,他們就會產生焦慮情緒,覺得自己被恐嚇了,對于父母的這種做法只會讓他們更加的抗拒。
所以說孩子如果不想去上學,父母不要逼迫他們,也不要對孩子說讓他們去上學的話,因為他們有可能會遭受身體上的痛苦。
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對孩子無條件的接納,我們需要允許孩子發出自己的信號,但是有些行為是我們無法控制的,當我們能夠接納孩子內心真實的狀態的時候,孩子才會漸漸的去配合我們。
我們越是能夠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情緒,接納他們的表現,孩子才會越來越好。
一個接納孩子的情緒,我們就不會為了孩子而擔心,我們就會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我們也就不會為孩子而擔心了,我們也就會和孩子一起面對他所經歷過的困難,就會發現孩子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些東西,而是在經歷的挫折之后,在我們自己的身上發生了改變。
一起面對,我們共同成長
在書中看到過這樣一句話: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特別是在孩子十歲之前,我們唯一能夠影響他的,就是他最后能夠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我們在面對孩子的問題的時候,我們能夠首先找到一個真正能夠去接納他,讓他能夠去做到去完成一個任務,而不是去指責他。
我們能夠去做的就是能夠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去尊重,去給予孩子一定的空間去成長,去做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是去控制孩子,去塑造孩子。
3. 以身作則,重視對孩子的管教
《少有人走的路》中說:
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父母好好學習。
只有父母用心了,才能對孩子起到最好的教育作用。
試想一下,一個只會打罵孩子,另一個只會用其他方法的父母,又怎么能夠要求孩子去學好呢?
家庭教育的一大誤區,就是,只要父母在,孩子就會上進。
作為父母,我們要時刻牢記自己的責任,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不要讓孩子在孩子面前無地自容,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同時,還要知道父母的“情緒”和孩子的“交流”,都是增進親子關系、緩解孩子情緒的重要方式。
二胎寶媽、營養師,為大家分享有關孩子成長的那些事;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刪除;相關閱讀:為什么我要看《小歡喜》,學習如何和孩子有效溝通?掌握一些育兒方法?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