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叛逆期的孩子為什么會叛逆,一是,孩子不想大人處處管束自己,大人對此沒有覺察,他覺得大人的一些做法非常荒唐,他喜歡跟大人頂嘴,喜歡標新立異,他覺得大人不理解他的觀點,總覺得大人在束縛他。二是,他年齡小,思想還不成熟,分辨能力有限,他們做事難免會走一些偏激的路。所以,在孩子叛逆期的時候,家長們千萬不要和他硬碰硬,而是要給予他空間和尊重,這樣他才會覺得你是理解他的,從而對你產生信任,從而愿意接受你的意見。
七歲叛逆期的孩子,不能打,這3句話不能對孩子說
1、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讀書,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這不是一種能讓孩子一時半百“妥協”的東西,這是生活中最基本的東西,讓他明白生活的意義和樂趣所在,他才能慢慢從沉迷手機的狀態中走出來。
2、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父母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可以給孩子看一些名人傳記自傳體,讓孩子學習他是如何從沉迷于手機中走出來的,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榜樣。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因此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如果父母本身不懂得節制,經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甚至在孩子學習時也在玩手機,這樣孩子的好奇心就會更強,自然也就會有樣學樣了。
所以,父母要在孩子面前樹立一個好榜樣,在孩子學習時盡量少玩手機,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以身作則,更加避免孩子沉迷于手機的誘惑。
3、父母盡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
父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不好的,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盡量少玩手機。
特別是孩子年幼的時候,一定要多陪伴孩子,和孩子多互動,給孩子制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孩子是很敏感的,周圍的環境也會對孩子的認知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機,那么孩子也會有樣學樣,變得愛玩手機。
對孩子的管教不需要時刻在身邊,如果你覺得手機太過于普遍,就可以選擇,教孩子學會正確的使用手機。
3、制定規則,培養孩子自控力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父母要給孩子立規矩,吃飯、睡覺、游玩等這些事情,都要有原則。
不能讓孩子沉迷于手機,家長要有規則意識,在孩子面前不能玩手機,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手機使用守則,例如: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手機使用守則,例如: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手機使用時間、頻率、用途等,讓孩子能夠區分清楚手機的任務明確具體化。
還可以把玩手機作為一項獎勵,當孩子做完作業或者完成一項家務,可以獲得手機相應的使用權,如想看一小時手機,就要練一小時書法或是做家務。
當然手機的使用時間可以靈活多樣,但是要與孩子制定規則,并嚴格執行。
父母要以身作則,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多陪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培養孩子健康的興趣愛好,用豐富多彩的活動代替玩手機。
對于孩子玩手機,作為父母應該有正確的態度,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嚴格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但要以身作則,不能在孩子面前做一個“低頭族”,在孩子面前不要長時間的玩手機。
另外,建議家長也要有自控力,對于孩子玩手機這件事,也不要避而不談,要多陪伴孩子,多與孩子進行親子活動,引導孩子健康的使用手機,正確的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讓孩子更加自信的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