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教育叛逆期小孩的學校?
只有在你的身邊,你才有可能遇到懂你孩子的老師。
那么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很叛逆,甚至到了不想上學的地步,每天就是玩手機、打游戲、打游戲,你要做的是讓他把學習搞好。
的確,如果孩子能說一句,或者說一兩句,你就可以進入他的內(nèi)心世界了。
那孩子很叛逆,你讓他把父母當成朋友,那他這時候就會跟你說,說他的父母很煩,然后他的思想、人生價值觀、生活方式和學習習慣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然后他就會有一個錯誤的認知,這樣他的思想就比較容易出現(xiàn)偏差,你說他的思想就會越來越糟,更加糟糕的事情。
我也在文章中提到,有一個孩子說,他想成為一名醫(yī)生。
我就問他,假如醫(yī)生是按照你的想法做的,你覺得會是什么?
他說:
我覺得醫(yī)生是很煩,沒有什么效果,我覺得每天就想睡覺,睡覺,睡覺,睡覺,然后什么都不做,就這樣吧,就這樣吧。
然后我問他,
以后當醫(yī)生說你要當一個醫(yī)生的話,你會做什么?
他說:
會很無聊,無聊,不知道自己該干嘛,不知道為什么活著。
然后我就問他,那你覺得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有什么用處?
他就說:
我可能是個廚師,可能是個焊工,可能是個焊工,我覺得我覺得我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我想當廚師。
我說:
嗯嗯,能給你說說說我是怎么做的?
他又說:
那還不是之前我又沒發(fā)現(xiàn),其實我的成績一直在原地踏步。
他說:
現(xiàn)在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看起來好像是學的挺認真的,其實也沒有做什么,就是不想學習。
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就會像以前初中的時候一樣,又被父母狠狠地罵一頓,我就會覺得,那些是我有問題。
那時候我覺得父母對我的責罵是一種壓力,是一種傷害,是我已經(jīng)很努力了,父母的夸獎讓我有一種錯覺。
在我學習的過程中,父母總是反復地叮囑我,認真學習,成績很重要。
但是,有一次,我的同桌的成績不理想,比起那些玩得好的同學來說,他有一些更不自信了。
有一次,我在課堂上回答問題,其他同學都很踴躍地舉起了手,唯獨我的同桌沒有舉起,而是默默地看著同桌的眼睛。
終于,同桌忍不住問我,“為什么你不敢把題目做對?”
“因為我怕做不出來,別人會笑話我”。
“沒事兒,下次考試就行了”。
那一刻,我的心里真的很害怕,很害怕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認可。
最終,我的努力付諸東流,那次考試依然沒有考出彩。
現(xiàn)在想想,我好像真的很笨,我是一個老師眼中的差生,同學眼中的差生。
直到現(xiàn)在,我也不好意思向老師請教問題,我無數(shù)次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自己的感受,用他自己的話說:“老師,那些問題我真的是學不會,你根本就不相信我,我也不想聽你說什么,就只能靠自己摸索著,我真的學不會?!?/p>
正如我所說,孩子需要不斷地被肯定,被認可,被認可,被肯定,被認可,被肯定,這些都是孩子內(nèi)心需求和感受,而不是家長認為他們必須要做的事。
如果孩子的需求家長不能滿足,那他有什么想法呢?
他的想法就是說,既然爸爸媽媽也不認可,那我就不讀書,或你們也不喜歡,我也不讀書。既然父母不喜歡,那我就跟你們斗氣,通過不讀書來換取你們的贊同。
家長對孩子成績的反應,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
現(xiàn)在很多家長都會有一個執(zhí)念,那就是孩子學習成績好,就是好孩子,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就是壞孩子。
但是家長太過于追求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只有學習成績好,將來才能有出息,有所作為。
于是,他們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只要孩子成績好,什么都可以不做,只要孩子成績不好,就什么都可以不做。
這樣,孩子就會慢慢失去學習的動力,成績也會越來越差。
所以,家長要做的不是給孩子增加孩子的學習負擔,而是幫孩子找到他自己的樂趣,幫助他在學習中找到樂趣,讓孩子知道,在學習中,自己有很多的收獲,讓孩子擁有成就感,有價值感。
那么孩子就會把學習和快樂聯(lián)系起來,把學習和快樂聯(lián)系起來。
所以說,我們要做的不是給孩子增加學習任務,而是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讓他在學習中感到快樂,這樣孩子才會自覺地主動學習。
三、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可以這樣做
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對學習產(chǎn)生一種正向的感受。
每一個孩子都希望獲得成功,如果孩子取得了好成績,那么這時候,父母就應該幫助孩子們樹立信心,鼓勵他們從學習中獲得快樂,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重視,孩子才會越來越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