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叛逆學校的模式,除了傳統(tǒng)的軍事化訓練,學生需要承受監(jiān)獄般的折磨,還要遭受老師和教官的訓誡。
住在學校里的孩子,會被貼上“問題兒童”的標簽。
他們可能會遭受欺凌、虐待和體罰。
他們可能會誤入歧途,甚至跌進犯罪的深淵。
所以,對叛逆期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
在以下6個方面對孩子進行教育,讓他們真正成為一個“人”。
1、要讓他們明白,不管在什么時候,都不要忘記自己是孩子的父母。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既不傷害也不管教。
真正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正確引導孩子,是我們做父母的一生的必修課。
2、在孩子的叛逆期間,給他足夠的關愛和理解。
對于叛逆期的孩子,愛和理解是前提,但愛和理解卻永遠是前提。
如果一個孩子在充滿愛的家庭里長大,那么他就會懂得什么是愛,什么是規(guī)矩;如果一個孩子在充滿暴力的家庭里長大,那么他就學會了暴力;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充滿暴力的家庭里,那么他就會失去理性。
父母應該如何管理孩子的不良行為?
1、父母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控制自己的情緒,是父母們最重要的一種修養(yǎng)。
網(wǎng)上有位網(wǎng)友分享了自己在父母嚴苛的管理下成長的經(jīng)歷。
小時候,他和父親關系緊張,經(jīng)常因為小事而大打出手,把他的房間門關上。
然而在學校,老師卻發(fā)現(xiàn)了他的異常,同學們也發(fā)現(xiàn)了他的異常,批評他。
為了讓他重新適應環(huán)境,老師從學校辭了職,換了班主任,而他卻被同學們戲稱為“笨蛋”。
被父母如此說,他沉默了很長時間,沒有向父母開口說話,也沒有向父母求助。
直到最后他被送到了心理咨詢室。
在咨詢師的指導下,他們才知道自己的孩子被診斷為了雙相情感障礙,并且患有精神分裂癥和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
為什么會有如此巨大的變化?
原來他是按照正常的學習生活節(jié)奏來,但是,在一個學校里面,每個人都需要有一種能力,而且在這種能力的背后,有一個成長的過程。
這種能力不是靠自己的天賦、努力、個人努力就能培養(yǎng)起來的,而是需要自己的父母不斷地給孩子施以恰當?shù)膸椭?父母的積極幫忙、正確的引導,才能讓他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
2、家庭關系緊張
孩子也是家庭中重要的一份子,如果在家庭里面得不到父母的支持,沒有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圍,孩子就會把這種能力看作是有缺陷的,甚至是愚蠢的。
就像《家庭治療》中說的那樣:
“如果父母關系很緊張,孩子長大后也會對夫妻關系緊張,甚至對愛人不滿,對孩子這樣的人際關系處理不當,孩子都會把這樣的感覺,或者是從父母身上學到的一種模式,延續(xù)到自己的下一代身上。”
在這個家庭里,孩子之所以會被父母的關系緊張所影響,往往是因為父母關系不好。
這里的問題并不是“關系不好”,而是“父母對孩子的關心不夠”。
這個結(jié)論是,親子關系比較差,父母不關心孩子的感受,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忽視,他們有被遺棄的感覺,感覺自己的存在就是一個糟糕的人,如果孩子不被看到,會擔心自己不好的感受會被拋棄,會對自己憤怒,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
當孩子感覺自己不值得被愛,不值得被待見的時候,他們就會有自我破壞的行為,而這些行為都會加重孩子的心理創(chuàng)傷。
我們經(jīng)常看到有些父母在孩子被欺負的時候,告訴孩子:“千萬別欺負人,我會幫你的!”
我們看到孩子受傷,其實他不是真的疼,而是因為弱小弱小,所以他沒辦法反擊。
這時,孩子可能會認為自己只是想被關注,也不想被父母打,這時父母就要避免孩子的失落感,讓他自我毀滅。
孩子覺得父母會不會因為他做了什么而責怪他,讓他覺得父母有能力對他進行懲罰,讓他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這樣的孩子往往會更加的敏感,或者自卑,當他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人能滿足父母的期望時,孩子的心理就會出現(xiàn)嚴重的問題。
而此時此刻,父母想要做的,是找到孩子真正缺失的,并且能一起想辦法解決的方法,是先去關注孩子,而不是去責怪孩子。
2、如果孩子真的做出了一些危險的行為,父母要設身處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為孩子著想。
對于孩子的一些做法,我們要進行肯定,而不是去指責。
有些父母覺得孩子太調(diào)皮,經(jīng)常性地打罵孩子,或者會把責任全部推給孩子,認為孩子是在不懂事,自己沒有教育好孩子。
其實不然,父母的所有行為都會影響孩子,當孩子出現(xiàn)問題時,父母應該第一時間去看到孩子,然后再去想辦法解決問題。
孩子在學校調(diào)皮搗蛋,老師也是有責任的,但是老師更應該教育孩子的是孩子,老師也應該關愛孩子,并不是去罵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