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懲罰孩子的方法
很多家長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地運用懲罰孩子,其實懲罰孩子并沒有錯,但是孩子犯錯誤,家長應該以引導教育為主。一般孩子犯錯誤后,家長應該從以下4個方面進行具體的教育。
(1)提前告知,懲罰會給孩子造成傷害
如果孩子犯錯后,父母沒有提前告知孩子做錯的事情,就對孩子進行批評,只會讓孩子感覺不舒服,因此會產生逆反心理。這就需要父母提前告知孩子后果,讓孩子知道做錯事后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比如父母在批評孩子時,可以這樣告訴孩子:“我剛才已經跟你說過,以后你再犯錯就要用后果來懲罰。現在你犯錯不可以改掉,以后就不能天天犯錯誤。如果你能夠按時完成作業,我們會給你一個小獎勵。”當孩子按時完成了作業,父母要及時表揚他,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產生一種正向的激勵,會主動修正自己的錯誤。
這樣的懲罰孩子才能有效,這是正面管教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則。
4.不要怕孩子犯錯誤
所有人都有犯錯誤的時候,但是有些孩子是有犯錯誤的時候,有些孩子是敏感的,犯錯誤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他們只是要找到自己犯了錯誤的原因,并且改正錯誤。父母不可以只是一頓罵,或者說,一頓打。這樣做孩子也不會服氣,甚至會更加叛逆。所以,面對犯錯誤的孩子,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能認識到錯誤,并且能夠得到父母的幫助,而不是通過撒謊來逃避責任。
對孩子進行懲罰
有的父母在發現孩子犯錯誤之后,第一時間就是打罵孩子,因為這樣會讓孩子產生更加恐懼的心理,有的時候,孩子是通過撒謊來逃避責任的,但是也有的時候,孩子的撒謊是因為被父母的打罵教育所致的。當孩子在犯錯誤之后,父母就會對孩子進行懲罰,這讓孩子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錯誤的認知,認為自己犯錯誤了之后沒有能力原諒自己,想著通過說謊的方式來逃避責任。而父母這樣的懲罰方式只會讓孩子不敢承認錯誤,在以后遇到類似的情況也會選擇撒謊。
3. 謊言難以獲得
有的孩子年紀還小,可能家長的一句話就會讓孩子想要編造謊,然后撒謊成一個圓圈,并且謊言乃是沒有辦法瞞著家長的。因此,當孩子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也許一句謊言就能夠獲得夸獎。
4. 不利于親子關系
說謊,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一個階段,而且越早接觸碰到這個階段,孩子的謊言也會越發的不利于親子關系。對于孩子而言,只要存在說謊的習慣,那么孩子就很有可能會將說謊變成一種習慣,孩子也會將撒謊變成一種目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要過于刻意。
2. 給孩子提供一個撒謊的環境
想要孩子誠實,那么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就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孩子懂得誠實的重要性,當孩子在外面犯了錯的時候,家長們就要給孩子灌輸一種誠實的行為規范,而不是撒謊為所欲為,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孩子的錯誤的再次發生,而且還能讓孩子成長的更為健康。
3. 不要盲目的將謊言作為炫耀的資本
當孩子在外面犯了錯的時候,家長們最好不要盲目的炫耀,更不要盲目的為了炫耀而為孩子們說謊,父母要知道,炫耀撒謊的行為是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努力的。
因為在很多時候,孩子們說謊可能是無意識的,是無意識的,所以當孩子在幼兒園或者學校犯錯的時候,家長們不要急于對孩子進行指責,最好是讓孩子們自行解決,然后再慢慢讓他們認識到錯誤,再來改正錯誤。
其實撒謊的習慣是需要家長們慢慢去糾正的,當孩子出現撒謊的現象的時候,家長也要學會引導孩子,而不是一味的把孩子教育的千家萬戶,但是家長們一定要注意要對孩子的引導,不要讓他們走上歪路。
如果發現孩子出現撒謊的行為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及時的進行糾正,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能夠說到做到,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孩子有撒謊的習慣,一定要及時的進行糾正,這樣的話才能夠讓孩子能夠逐漸的改掉身上的毛病。
二、孩子愛撒謊的原因
1、孩子有“撒謊的習慣”
大多數的孩子在撒謊的時候都會有一定的原因,而且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們也是不想犯錯的,因為他們害怕自己的“錯誤”會被父母所遭到斥責,所以選擇撒謊。
比如說孩子因為怕自己的父母的責罵,而選擇撒謊,因為自己的父母對自己的打罵,所以選擇了撒謊,因為害怕父母對自己的打罵。
2、孩子想在自己身上找借口
當孩子們喜歡上了撒謊,父母會覺得孩子們是為了逃避責任,于是在孩子們表現出了撒謊的行為的時候,父母會覺得孩子們是在找借口,因此經常會教育孩子們要好好學習,所以孩子們會編造謊騙人的話,但是卻沒有意識到,其實孩子們在撒謊的背后,也有著各種各樣的原因,所以父母要多加思考,多思考,不要一棍子打死,而是要了解孩子們說謊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