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期的時候應該怎么跟他溝通?
今天,有一位讀者來找我訴苦:“孩子一直叛逆,每天就跟我們對著干,管都管不住?,F在我們給他講道理,他也聽不進去,罵也罵不動。他為什么總是這樣呢?”
作為家長,面對這種問題,我們總是要想到什么、怎么去做,首先要意識到的是:這一切都是因為孩子進入了叛逆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最主要的表現特征是喜歡與眾不同,常常與大人唱反調。例如我的孩子在2歲的時候喜歡說“不”,父母要正確引導,不要強制性地命令孩子“不”,而是要給孩子選擇的機會,不要強制性的要求孩子必須穿黑色的衣服,可以詢問孩子的意見,根據孩子的想法做出選擇。
4、尋求意見
有時候,父母覺得孩子大了,可以不用如臨大敵,但孩子又很依賴父母。很多父母會覺得孩子就像小時候一樣,不會聽父母的話,把父母的話當成了耳旁風。父母說什么就是什么,他們不聽從自己。因此,父母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對孩子的尊重。
5、限制孩子的發展
把孩子看成人,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的做法自然會引起家長的不滿。限制孩子的發展,容易導致孩子產生反叛心理。家長限制孩子的發展,會導致孩子叛逆心理。限制孩子的發展,容易使孩子不快樂,不快樂。而限制孩子發展,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造成親子關系緊張。
6、控制孩子的目的
在現代社會,完全不可能讓孩子不接觸電子產品,這在現代社會是很難實現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掌握好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家長可以給孩子規定使用的時間,比如每次最多看20分鐘,如果到時間就收,或者就要關掉電視。對于孩子來說,一分鐘都不能太久,要讓孩子有節制。孩子們知道時間很寶貴,不會一分鐘來浪費。家長應該告訴他們,在該學習的時候,只能努力學習,不能玩。一旦養成了習慣,就會很難改正。要讓孩子學會自律,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不要養成壞毛病。
7、用一分鐘時間管理自己
家長要明白,對于孩子來說,時間對他來說是最重要的。孩子在一分鐘內可能對這個事情感到緊張,從一分鐘內到三分鐘…………,每個時間段都需要有規劃。家長可以在時間表的支配中,觀察孩子的效率。最好用一分鐘來記錄時間,讓孩子高效利用。
8、讓孩子養成做事拖拉的習慣
很多孩子總是拖拉,做事磨蹭的原因就在于做事磨蹭。家長一開始要按照孩子的習慣來監督孩子,然后當孩子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后,再去要求孩子做其他的事,慢慢的就會讓孩子產生惰性。當孩子養成了良好的時間觀念之后,等到了學習之后,就會變得更加自覺。
(1)幫孩子規劃時間,不需要家長一一干涉
孩子經常會出現拖拉磨蹭的習慣,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孩子并不知道該如何合理分配時間。所以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時間表,讓孩子按照時間表進行做事。
(2)學會合理安排時間,不需要家長一一干涉
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段來合理安排時間,比如孩子上小學一年級時,父母可以給孩子半小時的時間,讓孩子做一些簡單的事情,20分鐘以后,就讓孩子休息一會,或者一天都在學習中。
這樣一來,孩子就不會因為時間緊迫而出現拖延的現象,父母也可以從旁協助孩子,讓孩子在自己的時間表里學習。
(3)讓孩子體會一下高效的習慣
因為孩子每天放學回家都會進行做作業,所以,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報一個“高效”的做作業的班,以幫助孩子更好地完成作業。但是,事實上,對于孩子來說,其實他們并不知道該如何去做,所以,父母可以讓孩子體會一下“時間”的概念。
比如,讓孩子在一張白紙上寫一會兒,寫一會,寫完以后再寫另外一張,不按照原來的方式去寫,那么就會出現寫反而寫反而寫,需要父母再去調整一下。
方法二:父母幫助孩子設置一個表日程安排表
根據孩子的年齡段來制定孩子的個體化計劃,比如說每天寫完作業的時間,就可以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把作業寫完,然后剩下的時間可以自由支配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這個過程中,父母一定要認真對待,不能隨意敷衍了事。
這個時候,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有規律的事情,比如說平時可以多讓孩子讀一些關于情緒管理的書籍,比如說《情緒小畫冊》《媽媽懂禮貌》等,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認真對待。
孩子學習寫作業也是如此,爸媽應該在孩子學習寫作業的時候,陪著孩子一起寫作業,并且盡量把孩子在學習的時候進行這個過程的秩序建立,比如說孩子寫作業時,父母可以打開電視或者是電視,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一些書,然后陪著孩子一起看,在這個過程中,避免不良的因素干擾。
父母應該教給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把注意力放在作業本上,可以和孩子說,""寶貝,你今天晚上想要不要寫作業呢?還是聽音樂呢?"
這樣孩子就會養成習慣,而且一旦父母不再監督,孩子也不會因為父母的監督而加快速度,那么孩子的成績自然也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