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軟硬不吃怎么辦(兩歲孩子軟硬不吃)
“我們家孩子脾氣比他爹的還硬,軟硬不吃,不管是好言相勸還是嚴厲罵他,他都油鹽不進。”有一位朋友跟我咨詢孩子管教問題時這么說。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其實青春期孩子軟硬不吃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曾面臨過,這是因為青春期的孩子已經慢慢有了自我的意識,他們有意識的認為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大人了,所以也希望家長能夠不再像以前一樣事事都管束自己,想著在咱們家長面前同樣平等。
所以這個時候家長千萬不要再把孩子當成什么都不懂事的小朋友,也不要以強制性去讓他們不要聽從自己的命令,如果你表達出來不尊重孩子的信號,那孩子也會以硬碰硬,以逆反的心理和家長抵抗。
那我們家長在生活中最近怎樣才能表達出尊重孩子是獨立個體的信號?做好以下5點,才能和孩子有效溝通。
一、把孩子當做家庭重要一員,經常咨詢孩子的建議,了解孩子的想法
其實孩子們年紀雖然小,經歷的事情也不如家長多,但是他們的思想新潮而且特別有個性,所以有時候孩子的建議真的比家長的做法要更先進,更好一點。
如果是在家庭的重要抉擇上,家長可以咨詢孩子的建議。如果是在不重要的小事上,家長更可以把孩子的喜好當做選擇之一。如果咱們家長能夠做到多咨詢孩子的意見,那么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在家長心目中也是同等重要的,哪怕孩子的想法不太那么成熟,但是家長也可以借此機會認真幫他分析,從另一種角度上幫他成長。
二、孩子已經有了自尊心,當犯錯時,家長不要當眾指責
孩子好面子是一大重要特征,其實在公共場合與同齡人之間,所以即便孩子犯了錯誤或者是家長心情不好時,也不要在大家面前責罵孩子,駁了孩子的面子。
能給孩子留有足夠的余地,讓他們身心得到保全,孩子才愿意聽家長到底在說什么。
三、就事論事,不要一直嘮叨和重復
家長不要老拿以前的過錯和往事來一遍又一遍的重復,這樣會讓孩子激起逆反心理。總翻舊賬的行為不僅會讓孩子感到厭煩,而且他們也很難再把父母的嘮叨聽進去。
所以家長就要就事論事,重點去解決當下問題的問題所在以及解決辦法。
四、不打擊,多鼓勵
青春期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識和人格塑造的關鍵時期,所以這個時期的孩子特別需要鼓勵和信心,只有人格健全與自信才能幫他們在未來中勇敢,獨立的面對困難和解決問題。
所以當孩子有好的行為時,家長要及時表揚。孩子如果有獨特的個性,家長也不要急于去反駁,而是肯定他們的優點,然后給予建議。
五、給孩子留足屬于他們的空間
有些家長害怕孩子有什么事情瞞著自己,就會忍不住去想要翻他們的私密空間,比如手機和日記。
但是這種做法會讓孩子感到特別的反感,我們需要知道的是,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私密空間。給孩子留住屬于他們的秘密,才能更好與孩子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