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在游戲中和孩子有效的互動交流(怎樣在游戲中和孩子有效的互動呢)
如果要保持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需要至少一個成年人的陪伴和分享,并與孩子一起發現我們生活中的奧妙所帶來的喜悅和興奮。——雷切爾?查爾森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我們知道幼兒是在游戲和活動中成長和發展的。幼兒通過游戲和活動學會了與他人溝通合作交往,學會了說話,完成了對語言的理解能力,模仿學習了如何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本領,掌握了各種生活技能。
日常生活中,家長在和孩子一起游戲和活動中,怎樣和孩子進行有效的互動呢?
美國的早期教育專家珍妮特·岡薩雷斯-米納(Janet Gonzalez-Mena) 和黛安娜·溫德爾·埃爾(Dianne Widmeyer Eyer)在她們的經典教材《嬰幼兒及其照料者》一書中提出以下觀點:
尊重 (Respect)、回應(Responsive)和互動性(Reciprocal )。
所謂尊重即尊重孩子的天生氣質,個人需求和能力,尊重他們的身體和心理發展程度。具體到親子游戲或活動中,就是給孩子選擇權。為他們準備多種材料供他們選擇,當然也尊重他們的玩法,不要把一些游戲規則強加在孩子身上 。讓孩子主動進行探索世界的活動。
回應就是觀察并了解孩子的能力和需求,父母能理解他們并及時地給孩子提供幫助和鼓勵,讓孩子知道父母一直在他身邊。這有助于建立密切的親子關系。孩子也能更快更有自信地走向獨立。
而在游戲中和活動中的親子互動則非常重要,因為它能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比如對親子關系、幼兒語言能力、創造力、想象力、模仿學習的能力、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專注力的提升等方面都有幫助,同時也有助于建立孩子的成長性思維。
在和孩子互動時,父母可以使用以下9個策略進行。它們分別是:提出問題、提出建議、鼓勵、提供解決方案、發出指令、稱贊、提供協助、參與活動和描述行動。
比如以給孩子換尿片時脫褲子這個活動為例。你在換尿片之前需要告訴孩子你將要對他做的事情:“寶寶,我要給你換個新的尿片了,這樣你會感覺舒服點。”這樣做表示了你尊重孩子的身體,尊重了他的知情權。他有換尿片的經驗,這樣他對即將發生的事情就有了心理準備。在這個過程中你一定要和他說話,有個專業術語叫:用語言鷹架他,以促進孩子說話和語言理解能力的發展。
另外換尿片時還可以描述你的行動:“現在,我在脫褲子,你可以抬起你的屁股嗎?這是你的屁股,像這樣抬起來,我就能更快地脫掉你的褲子了。好了,現在脫左腿,再脫右腿。褲子脫掉了,謝謝你的配合,你真棒!”這個過程你幫助孩子抬起他的屁股,指出他的屁股在哪里,腿在哪里,這樣你教了孩子身體部位的名稱,教了孩子左右的概念(左右屬于數學領域的概念)等。再者,描述脫褲子的步驟,對孩子以后自己脫褲子這樣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很大幫助:他早已經知道了脫褲子的步驟有哪些。
看,只是個脫褲子這件事的互動對孩子就有很大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