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孩子說臟話怎么教育(六歲小孩說臟話怎么辦)
你知道嗎?3~6歲孩子和6~12歲孩子飆臟話的處理辦法是不一樣的。
提醒,本文針對3~6歲孩子說臟話。6歲以上孩子說臟話的。機理與此不同,我們另文分析。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zhì)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tǒng)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tǒng)的講解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很多人納悶。3~6歲的孩子正常話都說不囫圇,為什么會說臟話呢?
首先我們看一看弗洛伊德心理學,三歲的孩子開始逐漸進入詛咒敏感期。
基于人類意識,孩子聽到臟話或者帶有詛咒的詞匯時,會與生俱來的敏感。這個不僅在中國,在全人類,全世界都一樣。而且臟話會不分場合地脫口而出。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經(jīng)常說飆臟話而不說表演獎的原因,因為臟話很多時候是不會經(jīng)過大腦的,他是記憶在口腔里和耳朵里。
而且你越是訓斥孩子說臟話,他就越記在他的耳朵里,如此循環(huán)加深。他們會不自覺地從孩子的嘴巴里飆出來。
當然過了5歲,孩子的語言還會恢復正常。
無意識模仿。
我可以毫不客氣地說。這一點主要的來源是家長和媒體。
當然有的孩子會說其他小朋友也說了臟話,那么其他小朋友的臟話來源也是如此。
為什么說無意識呢?因為對于孩子而言臟話更像是口頭禪,在他這個丫丫學語的年齡就是一張白紙,你教給他什么,他聽到什么,他就會表達什么。
有輸入必有輸出。
才是情緒的表達。
熊孩子研究上期的欄目分享過,從三歲開始,孩子們逐漸生長出自我意識。
其中有一個最重要的表達就是語言。三歲以前他們更多的表達是大喊大叫,比如哭泣。那么三歲以后,他們就逐步地運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那么怎么表達不滿的情緒呢?
對,脫口而出的臟話。
但是無論如何,在文明的家庭里,一個三歲兒童飆臟話是不能接受的。
牢記下面三點,看看能不能除根。
第一是冷處理。
注意這一點和6歲以上兒童的處理辦法是不一樣的!
3~6歲的兒童不知道自己在表達什么。
你的制止其實是一種強化訓練。
孩子飆一句臟話就是為了引起你的注意力。你這么大的反應,恰恰迎合了他尋求關(guān)注的主張。
第二家庭語境中一定不能有臟話。
我們常說身教大于言傳。
也就是說我們不是要限制孩子不說臟話,說好話,當然孩子其實這個年齡還聽不懂,那么我們做得就很簡單,自己不說臟話就行了。
三歲孩子的記憶力是有限的,短時間記憶時長可以維持24小時,已經(jīng)很不錯了。有時候他聽到的臟話他會說,但是24小時以后他就忘了。
很重要的一點是家里如果有人說那他就忘不掉了,這叫耳濡目染,這叫潤物細無聲。
第三, 要教會孩子正常的表達情緒。
這確實是一個教育的過程。而很多家長在3~6歲的時候確實忽略了這一點。
怎么樣表達喜、怒、哀、樂,正面或者負面的情緒宣泄。
很多家長是不懂的。也沒有主動地去給孩子相應的訓練。
所以我們就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快樂的時候就會摔東西摔玩具。不高興的時候當然就飆臟話。
父母具體應該怎么做呢?
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情緒處理四步法》。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qū)留言,一起探討解決孩子亂發(fā)脾氣的問題,讓爸媽睡個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