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對高中孩子的鼓勵和期望(高三家長給孩子的鼓勵)
很多高中生家長反應,孩子到了高中,打也打不動了,罵也罵不了,一打一罵不理你了,說也說不得了,一說還頂嘴。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的直播課里,系統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家長真是束手無策,很懷念以前自己在孩子面前說什么就是什么的時候,孩子現在怎么變成這樣了呢 。
心理學家皮亞杰對兒童道德認知發展階段進行過研究,他把兒童的認知階段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2-5歲)“自我為中心”階段。
第二個階段(6-8歲)“權威階段”,絕對的尊重權威和規則,絕對的順從。這些時候父母的話基本上都是對的,需要遵守的。
第三個階段(8-10歲)“可逆性階段”,已經不把規則當成一成不變的了。
第四個階段(10-12歲)“公正階段”,他的正義感得到發展,傾向于主持公正和公平。
為什么要在這里說這四個階段呢是為了讓家長理解,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認知的發展,他們對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為10歲以后的孩子就要求公正公平,何況高中的孩子呢?所以高中的孩子對父母已經不是言聽計從了,而是有自己的看法和認知,這個時候如果父母簡單粗暴的對待她,會讓孩子感到很不滿,不服氣。這也是由孩子的認知水平決定的。
所以我建議高中的家長朋友們:
第一: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
因為孩子們已經是高中生了,你要再簡單粗暴的對待孩子,他不服氣,打打鬧鬧是沒有用的。發脾氣只是家長發泄了自己的情緒罷了,對于問題的解決沒有一點幫助。
第二:要和孩子搞好關系
關系是一切問題的基礎,只有關系好了,孩子才愿意與你溝通,交流。關系不好,說啥都沒有用。但搞好關系也不是去討好孩子,也不是無原則的溺愛,而是真誠有愛的關心。
第三:要讓孩子理解您,可以通過在某件事情上,讓孩子充分的理解家長們這樣做的道理。
這里要注意:理解你的不容易是孩子自己感受到的,不是家長一遍一遍的表述“我為了你多么多么的不容易”。
第四:孩子不是完美孩子,我們也不是完美的父母。
家長也要經常的反思自己,是不是在某些事情上,確實是存在錯誤,應該尊重孩子的想法呢 所以要敢于承認自己的不足和錯誤,并學會和孩子真誠的道歉。
第五: 不要總拿成績說事。
首先先關心孩子這個人,再去談成績。孩子感受到關愛,心情好了,成績自然也有了。如果順序顛倒了,也許什么都沒有。
第六:關注孩子的正向,發現孩子的難得,給孩子賦能。
每個孩子,都是有一個大學夢的。他們壓力也比較大;有的也可能自我約束,自律,習慣等不是很好。不管是哪一種,都需要家長給與鼓勵。怎么鼓勵就是關注孩子的正向,關注他做到的部分,難得的地方。這樣的話孩子孩子可能會心情好一些,會更有動力更能堅持。
第七:少嘮叨,多學習
到了高中,孩子的知識也比較豐富了,也很有自己的思想了,孩子知道的東西可能比家長還多。所以家長們可以多傾聽,多付出,多做好后勤工作。
最后:作為高中生的家長,需滿懷期待,同時也飽受煎熬。讓孩子們在鼓勵,包容,關愛中成長,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