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孩子嗎如何與孩子溝通(如果跟孩子溝通)
成年人之間溝通最大的作用是信息的傳遞,但家長和孩子的交流中,溝通往往所蘊含的意義更為豐富。然而如今,與父母的無效溝通已成很多人的童年陰影,也成為很多家長人生中的一大噩夢。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作為父母在對待孩子的時候,很容易不自覺得就流露出了高高在上,或者說是說教的姿勢,這樣又怎么可能期望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呢?
所以與孩子溝通時,這幾點家長們需要注意:
1.明白孩子是怎么想的
孩子總是對未知的事物充滿了好奇,但是對于未知的世界孩子心理也會有擔心、害怕,而且孩子的很多想法和習慣跟大人也不太一樣。由于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他們往往不善于用語言來表達他們的想法,孩子常常是通過行為來吸引家長們的關注,讓家長們去了解他們。
所以溝通是需要家長們主動的走近孩子,去了解孩子。這是最直接的方法,也是打開孩子內心世界的一把鑰匙。
2.分享對錯的概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父母和孩子在日常的交流中,可以經常講一些生活瑣事,這些事情盡量是孩子看到的,或者身處其中的。
然后家長們對這些事中的人以及他們的做法提出疑問,先讓孩子做評價,然后家長們對這些行為做一些解釋和說明,引導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讓孩子從小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3.讓孩子多說、多想
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以及思維能力都是需要鍛煉的。
家長在跟孩子交流的過程中要盡量讓孩子多說,多問些問題,鼓勵孩子對這個問題進行思考,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可以使孩子今后擁有更好的表達能力,也會讓孩子逐步形成勤于思考的好習慣,這樣能夠讓孩子養成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4.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和孩子進行溝通,是父母走近孩子的過程,也是孩子走近父母的過程。溝通是方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是最終目的。正確有效的親子溝通,氛圍應該是愉悅舒適的,孩子能夠感受到家長對他的關心、愛護,這也是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和諧的家庭氛圍最重要的基礎。
所以家長們在和孩子溝通前,要盡量避免雙方帶著情緒,要不然不僅不能增進親子關系還容易因為情緒引發矛盾。
歡迎在留言區與我們分享你的教育經驗,或者分享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