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叛逆期的孩子最佳的辦法是什么(孩子處于叛逆期,家長應該這樣教育)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孩子的叛逆期,有三個階段,家長應正確引導,促孩子成材
叛逆期有三個階段:嬰兒期、兒童期、青春期。嬰兒期應該正確引導。兒童需要被認可與肯定。青春期要給孩子獨立的空間。
昨天我們說了,如果孩子對你說的話懷疑、只是表面服從,感覺孩子越來越難管的時候,就說明你的孩子已經處于叛逆期了。
叛逆期一般有三個階段:嬰兒期、兒童期、青春期。
父母應根據這三個時期的心理特點,循循善誘,教育孩子。同時也應看到叛逆心理積極的一面,說明孩子有了好奇心,有了求知的動力。叛逆心理往往具有求異和思辨的特點,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創造的源泉,家長應因勢利導,促其成材。
第一個叛逆期,2歲左右,嬰兒期,正確引導。
之前還乖巧可愛的孩子,忽然,干啥都不配合,而且稍不如意,就嚎啕大哭。原因是孩子有了自我意識。這個時期,家長應該正確引導。家長如果做得好,就很容易教出一個高情商的寶寶哦。家長可以給孩子一些選擇權,比如今天吃什么,去哪里玩,征求孩子的意見,讓他自己決定。這樣能鍛煉他的獨立能力,以后就不會事事只依靠別人。
這個階段一定要有耐心,小孩子沒有對錯的概念。所以當孩子犯錯時,不要急著去打罵,否則會適得其反。要耐心教導,孩子才能聽進心里。
第二個叛逆期,7歲左右,兒童期,認可與肯定。
這個階段,孩子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了,所以讓很多家長頭疼。他們的世界中心,也從父母,慢慢變為自己。
對于這個階段的孩子,要學會適當地示弱。比如你說:媽媽今天很累,你幫我一起做做家務可以嗎?
示弱并不會讓家長的權威受損,反倒會激起孩子的責任感,他知道自己被父母需要,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認可。七歲左右的孩子, 價值觀正在建立中,這時候要做正確的引導,經常給予孩子認可與肯定,會讓孩子信心倍增,成為一個心理強大的人。
第三個叛逆期,12歲以后,青春期,給孩子獨立的空間。
這個階段的孩子自主意識已經形成,他們不僅聽不進意見,甚至會激烈反抗。這個階段最明顯的叛逆就是感情的萌芽,簡單說就是早戀,體內激素的變化,讓這個年齡的孩子們,開始想要嘗試愛情的滋味了。
這個問題,每個家長都無可逃避。家長要。家長也不必回避這類話題。與其讓孩子從電視劇,小說里形成不正確的戀愛觀,不如將正確的觀點告訴孩子。同時,這個階段就不要再嘮叨了,給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不要怕孩子受挫,孩子不可能永遠躲在你的羽翼下,只有讓他經歷挫折,經歷失敗,才會長大。
其實無論處于哪一個叛逆期,都一定要給孩子足夠的耐心和愛,父母的愛才是孩子最寶貴的財富。你的孩子正在經歷哪個階段?都做了哪些引導呢?分享下經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