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孩子叛逆期家長怎么做(13歲小孩叛逆期)
上海正在某職校讀高二的17歲男孩,在學校跟同學發(fā)生矛盾被母親教育之后開車帶孩子回家的路上,行駛到某高架橋時,孩子同母親發(fā)生不愉快,叛逆期的17歲男孩,毅然決然的打開車門,從幾十米的高架橋跳下,失去年輕寶貴的生命。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fā)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tǒng)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視頻里的母親到底如何跟孩子溝通的,會造成孩子如此強烈的排斥心理,以至于造成這樣的巨大問題?對于家長也許就幾秒的時間,你的暴脾氣就會導致孩子嚴重的心理壓力,然后出現(xiàn)的問題誰也沒辦法接受。
家長作為孩子出生以來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身心健康很大程度上都會受到父母的影響。而想要孩子有什么樣的未來,父母就該好好思考了。
(1)家長首先要樹立一個榜樣,這樣教育孩子的時候孩子更容易接受
一個整天只會對孩子吆來喝去爆粗口的家長,孩子被這樣的“老師”熏染,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受到熏陶,孩子的言行也會跟著父母學,然后用這樣的方式去跟身邊的同學朋友溝通,那些好孩子自然會遠離他,此時孩子會感到越來越孤獨。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
有時候父母總會感覺到孩子沉默寡言,經(jīng)常宅在家里沉迷于上網(wǎng)和游戲。此時孩子已經(jīng)很危險了,沒有同學愿意和他們在一起玩的時候,當孩子出了門走到街上不知道去找誰的時候,當孩子進入那些正玩得有趣的孩子身邊而那些孩子越遠離他們的時候,孩子首先會覺得生活沒有樂趣,沒有目標,做任何事都沒有激情。
我們在做一件事的時候,最開始因為興趣,然后就會對這件事的愛好,所以才有一個長期堅持繼續(xù)做下去的動力,我們作為家長都知道這種感覺更何況內(nèi)心更加敏感的孩子呢。
如何樹立榜樣呢?
孩子在幼年時期學習的主要對象就是他們身邊最親近的人,而這些孩子沒有判斷對錯的能力,只知道父母,老師教的就是對的。所以他們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模仿,父母之間的謾罵和暴力同樣會被孩子模仿。
作為家長
第一注意自己說話的語氣,在我們和別人溝通的時候(尤其是孩子在深身邊的時候)一定要心平氣和的正確溝通,這樣一方面問題也能順利得到解決,孩子也能培養(yǎng)良好的心態(tài)素質(zhì);
第二學會用感受表達情緒。你傳達給孩子內(nèi)心的感受是你很不舒服也讓孩子對你同情,這樣孩子就會有一種想要哄媽媽開心的沖動?!皩氊?,別再氣媽媽了,這樣都把媽媽氣病了,以后還怎么陪你玩,給你買玩具呀?”
第三父母做錯了事,也要學會向孩子認錯。
(2)父母要學會耐心的聆聽
一個沒有耐心聽孩子心聲的父母,永遠不知道孩子遇到了什么問題,孩子心里在想什么。當家長看到孩子行為舉止怪異的時候,脾氣急的家長一般會上去就對孩子打一頓。知道自己做的錯了的孩子會當面認錯,然而處在叛逆期的孩子即使知道是錯了也不會認,總感覺孩子在挑戰(zhàn)父母的耐性。以前的父母總認為“棍棒之下出教子”,“打是親罵是愛”的教育思想。所以很多父母就會先打一頓再把孩子拉到身邊逼問孩子那樣做的原因。
這時候問出來的未必是他們心里想的,很多是因為害怕被打,所以才會敷衍。這樣以后孩子仍然會繼續(xù)那樣做,只是他知道那樣做父母不允許,一般會背著父母,直到孩子惹禍被人家找上門來。
所以家長應該先把孩子帶到身邊來,問出原因再給出合理解釋,用心和孩子溝通。
(3)生活中要多給孩子鼓勵
說句不恰當?shù)谋扔?,當我們想要讓一頭拉車的驢自己在前面快走的時候,通常想到的辦法就是,前面掛一棵白菜,它就會自行往前走。而叛逆期的孩子就像一頭倔驢,罵著不走,打著倒退的行為方式。
比如,當父母看到孩子的某些行為不順眼的時候,或者容易引起父母暴躁的時候,父母就會有想要上去揍一頓的沖動,言語上有點過激,活潑一點的孩子可能會想要逃跑出門去,父母就會說,敢跑你就別回來。父母認為孩子沒地方去自然會回來,但是有時他們忽略了,孩子在叛逆期,跑了出去就真的沒有回來。去同學家,朋友家,親戚家和平時孩子常去的地方,都找不到。通過報警去找警察會說事件沒有達到立案的標準。此時作為家長是不是特別著急。
所以想要讓孩子跟著家長的思路走,不妨試試用禮物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