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立得過一等功(張國立榮獲了二等功)
都說“孩子是父母最大的軟肋”,那么,張默不僅是張國立的軟肋,更是他一生無法彌補的痛。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說起演員張國立,大家對他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是《鐵齒銅牙紀曉嵐》里罵人不帶臟字卻又直擊要害的紀曉嵐,是《康熙微服私訪記》談吐雍容但卻非常親和的康熙皇帝,還是《建國大業》里的國民黨反派蔣介石?
他演繹的很多角色早已深入人心。
而作為14年春晚及《中國新相親》節目的主持人,他又將自己談吐不凡的才華和能力展現在大眾面前。
除去演員主持人身份的他,卻還有另一重鮮為人知的身份——國家二等功獲得者。
一等功有多難獲得呢?只有那些為國家犧牲了生命或者做出了具有重大影響貢獻的軍人,才能獲得一等功。
而二等功是除一等功外最大的軍功,二等功只有真正的戰斗英雄才能獲得。普通人如果獲得了軍功,那還不得炫耀一輩子啊!
一個演員卻在獲得二等功之后沒有拿自己的二等功去炫耀或是炒作,而是不卑不亢,深藏名與就,甚至知道的人都少之又少,可見他多么的低調。
而如此優秀而低調的他,卻遇上了他一生都無法彌補的人,那便是他的兒子——張默。
張國立有兩段婚姻,第一段便是與中國內地演員羅秀春,通過羅秀春娘家人的人脈網,張國立打開了演員事業的道路,婚后羅秀春為其生下一兒張默,便在家里安心成為家庭主婦。
張默出生的時候正值張國立發展期,所以年幼的張默對于父親只顧工作沒考慮自己的行為很是怨恨。
因著三觀的不合,張國立忙于事業,羅秀春常年在家帶孩子見不到張國立的人,加上在家照顧孩子無心打扮,張國立與羅秀春也是兩看兩相厭,二人的婚姻關系名存實亡,岌岌可危。
靠著孩子張默,張國立與羅秀春還維持著婚姻。直至張國立遇上了他的第二個“真愛”——鄧婕。
1984年,張國立在拍攝電視劇《密碼沒有泄露》時認識了鄧婕,讓本來就脆弱的婚姻關系無法維持下去,遂與羅秀春離婚。
他因著心里的愧疚選擇凈身出戶,盡管法院將張默判給了他,他并沒有帶著張默離開,而是選擇了事業,將張默丟給了羅秀春一人照顧。
為了照顧張默,讓張默不受到委屈,羅秀春選擇不再結婚,獨自在家帶娃。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選擇了事業的張國立確實與劉婕一同在事業上蒸蒸日上,也為后期的父子關系不友好及張默無人可管留下了禍根。
16歲的張默正值青春,無法正確地分辨是非對錯,父母的離婚及父親的不關心讓他備受打擊。
張默初中畢業時,或許是想要彌補兒子,張國立就將兒子接到北京上高中。
然而,多年在愛方面的缺失及教育的不當,讓叛逆期的孩子只想跟父親和繼母對著干。
或許是為了報復父親對自己的不關心,或許是獨特叛逆的個性,又或許僅僅是因為想要引起父親的主意,
張默開始做一些父母無法理解的行為,打架斗毆,翻墻逃學,跟著不良少年混日子,性格異常孤僻而暴躁且易沖動,經常在學校惹是生非。
氣急攻心的張國立著急把兒子拉回正軌卻導致用力過猛,效果適得其反,不僅沒有讓兒子達到自己期望的樣子,反而讓父子關系更加僵硬。
或許是身為女人的感性,與著急上火的張國立不同,沒有孩子的鄧婕心思卻細膩一些,很聰明地去包容這個繼子,
愿意與張默細細溝通,非常寵溺張默,一邊充當著張國立與張默之間的和事佬,一邊像水一樣慢慢沁入張默的心,想要融化張默心里多年結下的冰塊。
為了緩解父子關系,張國立特地在自己《康熙微服私訪記》的劇中弄了個小角色讓張默去演,意外地發現兒子在這條路上的天分,便有了讓張默走這條路的想法。
皇天不負有心人,繼承了父母優良外貌和優質演技的張默,終于熬過了叛逆期還順利地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
在中戲張默遇到了自己認定的愛情——有“小章子怡”之稱的童謠,兩人是校友但不是同班同學。
張默比童瑤大三歲清純可愛的童謠讓初出茅廬的張默陷入愛河一發不可收拾,很快,張默便對童謠發起了猛烈的追求,通過在劇組的相處,童謠最終還是同意了和張默交往。
這個時候的張國立肯定也沒想到,兒子一場剛成年孩子小打小鬧的戀愛生活能讓張默陷入輿論危機,甚至連帶著他也受到了影響。
2003年12月16日,因為網傳童謠被進行潛規則之事,張默與童謠在宿舍樓門口爭執起來。
氣急之時張默開始對毫無防備的童謠進行毆打,18歲的童謠被打倒跪地求饒卻并未換來張默的原諒,張默一邊罵著:“讓你給我帶綠帽子”,一邊對童謠進行拳打腳踢。
男女天生的體力差距加之身高差距讓童謠毫無還手之力,直至路人喊來了救護車張默才停了手,最終打到童瑤意識模糊。
傷勢很嚴重,童瑤鼻骨骨折、左眼球出血,全身多處淤青,在醫院被診斷出多處骨折。
此事一出,立馬引起了軒然大波,處在輿論中心的張默不知所措,身為公眾人物星二代這件事更不可能冷處理。
反而是張國立立刻站出來召開了媒體發布會向童瑤一家做出公開道歉,嚴厲指責張默的打人行為,并對張默的思想教育做出了“子不教父之過”的失職反思,最后,童謠的家人接受了張國立父子的道歉。
錯了可以改正,但是并不能代表沒犯過錯,張默這么一打,算是把自己的學習生涯打沒了。
在中國法治社會下,經歷此事的張默理所當然地遭到了中央戲劇學院的開除處理,但是他的戲路并沒有因此受到影響。
事后張國立接受采訪時回應此事件,認為是張默運氣不好,并不是張默一人的錯誤。
遭到退學的張默開始走上張國立好安排的路,父親張國立導演,繼母鄧婕制片投資,夫妻雙人為張默舉起一座星橋,為了孩子走得穩穩當當。
可是張國立沒有想到,路上如果沒有危險,不讓孩子見到危險,并不是保護他,而是讓他膽子更大更囂張,讓他誤以為他可以為所欲為,反正有父母在后面為他擦屁股。
而此事件的另一主人公——童謠,在被打后又陷入網傳“潛規則”的輿論危機,因此被雪藏了近十年。
可是她并沒有就此放棄,在兩人分手19年后的今天,童謠順利地憑借幾部熱劇再次出現在觀眾視野之中,雙視后到手,還與王冉在意大利舉行了婚禮,可謂是事業愛情雙豐收。
或許是父親帶給的庇護太過強大,讓張默更想自己去闖闖。
為了逃離父親帶來的光環,他開始為自己籌劃出路,想要別人看到他喊出來的是“演員張默”,而不是“張國立的兒子”。
張默努力地為此做出改變,一步步堅持下來,終于在一部部作品中看到了希望。
沒想到沒讓張國立放心多久,張默又跌入了另一個深淵。
D品,就像生活在下水溝的蛆。它如同白色的瘟疫,奪走了多少幸福和諧的家。自清朝以來,中國D品的痛恨達到了零容忍的地步。
而張默,在他事業即將開花結果的關鍵時刻,卻沾染上了此等為世人所不容的違禁品。
第一次張默因吸D被刑拘之后,張國立再次出面發表聲明,替兒子開脫,向眾人求情。
當時社會對明星藝人包容度相對較高,一方面看在張國立的面子上,公眾原諒了張默的錯誤。
誰也沒想到,通過父親求情換來的原諒張默并沒有珍惜,時隔兩年后張默再次因構成容留他人吸食違禁品罪,判刑6個月。
公眾能原諒一次并不代表次次都能原諒,給他改錯的機會并不代表能接受他一次次的犯錯。
這一次張默算是自絕出路,沒有人能救得了他。
有句話說得好:“若是唐僧沒有緊箍咒,孫悟空的一生都是潑猴?!?/strong>風箏想飛得更高,于是父母把手放掉,卻沒告訴風箏,太高有風,會被吹落在地上。
張國立只想著如何讓張默過得更好走得更平坦,卻沒教他摔倒了就要長記性,錯了就要改正下次別再犯。
一開始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愛,想要給孩子愛的時候又一下子倒得太滿,國人講究度,話不宜說過滿,事不宜做過滿。
愛孩子不能溺愛,張國立一生光榮,沒想到卻在后代這一步出了大問題,導致無法安度晚年,其前妻羅秀春也因掛念兒子,一生未曾再婚。
張國立曾給張默寫道:“你小時候,如果不是剛好碰上張國立要創業,掙名聲,也許我就不會和你媽離婚;你入這一行,如果你沒有張國立這個爸爸,大家對你或許也沒有那么苛刻。”
或許他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但是已經沒機會改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