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媽媽的反思讀后感(對媽媽的反思)
8月7日晚,鄭立平老師現身直播間,為我們講述了一堂精彩的家庭教育課《他不是你的附屬—重識孩子和孩子的問題》,題目中的這個“他”指的就是我們的孩子。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的直播課里,系統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這節課給我很多思考,與其說思考,不如說反思。作為一名年輕的媽媽,對待教育孩子這個問題,我有很多期待,因為我希望孩子能夠像我一樣,喜歡唱歌、能會彈琴,能和他爸爸一樣,熱愛運動、擅長書法,我還希望他長大以后,從事一個穩定又安全的工作,與我生活在同一個城市……
當我看到鄭老師課題中“他不是你的附屬”這幾個字時,我就開始意識到自己的這些期待和希望看似美好,實際上是一種束縛,一種壓迫,一種自私,因為孩子總會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世界,自己的追求,我們做父母的憑什么要去奪走他想要的未來!
有時候,我覺得孩子小,什么事也不可能自己獨立完成,所以無論他干什么,我都要讓他在我的視線之內,哪怕他自己獨立搭積木,我也要在旁邊盯著,有時候我是玩自己的手機然后順便看著他。
有時候,我覺得他什么也不懂,所以當我認為他不聽話的時候,我就會說找警察叔叔來帶走他,或者說我不喜歡他了這樣的話。
其實,事后我也是很后悔的,但是事情做了,話說了,我就會找個合適的時機補救,我怕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可是,單純善良的孩子總是轉身就忘,還是圍著爸爸媽媽團團轉,沒有任何芥蒂,沒有任何埋怨。所以,孩子一次次的給了我很多成長的機會,我很感謝我的孩子。
今天早上,兒子和爸爸在電梯里的一段對話,深深地打動了我。
兒子在電梯里問爸爸,“爸爸,你覺得我幾歲了?”
爸爸說:“你三歲八個月了。你快四歲了。”
兒子說:“爸爸,我可不想長高長大。”
爸爸問:“怎么啦?”
兒子說:”我長高長大你們就老啦!”
一個三歲八個月的孩子,天真的表達出了對爸爸媽媽的愛,如大孩子般懂事、貼心,讓我知道,孩子不是什么也不懂,他也是一個獨立的生命,他有自己的思考,他有自己的情感,他有自己的表達。
所以深刻地反思之后,我想對孩子說,爸爸媽媽一定努力修煉,尊重你、愛護你,成為你的開心玩伴,成為你的知心朋友,成為你成長的高質量陪伴者。未來的路上,我們一起成長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