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誤區您犯了嗎(家長教育孩子常犯的四大誤區)
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因為自己有孩子,所以生活中總是避免不了去關注那些有關孩子的視頻與教育,最讓我感到意外的是歐美的育兒觀念。印象里一直認為歐美的教育孩子觀念是類似散養,孩子充分發揮自由,大人不會怎么管教孩子。
現實非常打臉,外國人不僅管孩子,而且管的很有想法,一點沒耽誤孩子的奇思妙想。但是對比我們國內,面對小朋友,總是以貪玩或者乖巧的形象出現,而不是這個孩子好有愛心、好有想法等被人津津樂道。
這種劣勢是怎么形成的呢?究竟哪里教育出現了問題,導致孩子有了童真卻失去了童趣,歸結起來,大致有這九大錯誤觀念誤導著孩子。
培養孩子,首先要聽話
有多少家庭,育兒的方式就是:你要聽媽媽的話,這個不行,那個不許做。沒有為什么,你不聽媽媽的話,媽媽找爸爸打你了等等。
孩子在父母面前,完全就是一個受教訓的師生關系,如果哪里做的不對,就會受到嚴厲的批評與指責,導致大部分孩子不敢去嘗試做什么。有些家長如果覺得孩子頑皮,還會威脅的說,你在這樣,媽媽不要你了,把你扔給誰誰誰,這讓孩子非常沒有安全感,而且容易變成乖巧、討喜型人格。活在別人的評價里與教育里,自己不敢再走。
其實,家長做的只是輔導作用,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心態,向朋友一樣讓孩子感覺到舒心,家庭的溫暖,讓孩子面對外界教育也不會覺得恐怖。
憧憬孩子多好,卻無明確目標
多少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究竟讓孩子怎么樣,家長也沒有一個明確目標,反正你就是給我考好了,考第一是所有家長夢寐以求的愿望。考得不好及呵斥孩子。
但是問問家長們,你們在孩子沒有一個自控能力沒有人生觀價值觀的前提下,你們做了什么呢?有給孩子一個學習規劃嗎?孩子學的不會就說孩子笨,孩子花費時間長了就呵斥孩子不認真學習。
孩子的德智體美勞,有哪點是家長有給孩子做好規劃的呢?等孩子一出問題就全是孩子的錯了。
只重視應試教育,沒有品格的培養
現在孩子的教育,大多數家長認為最為重要的就是孩子的成績,孩子小小年紀就送去學習班學習,就為了孩子腦力開發早,更聰明,上學的時候,家長更是為了孩子的學習各種補課,但是卻未真正的關心孩子的人格培養,孩子可能脾氣不好,但是學習好聰明,家長就覺得脾氣不是事,孩子學習這么累了,作為父母就忍一忍。其實這種觀念真的在害你的孩子。
而且家長的把孩子學習作為首位,也讓孩子覺得自己學習大過天,壓力增加不增加我們另外一說,這樣的教育,也讓孩子難免會嬌氣,自理能力變差。
重視只是積累,忽略興趣愛好
陪孩子學舞蹈,看到很多孩子對父母哭著說不喜歡學舞蹈,但是父母從來不考慮孩子為什么不喜歡學,也認為孩子沒有自己意見,就是嬌氣,于是逼著孩子學舞蹈,但是孩子舞蹈學成了,而且也成為了這個行業的優秀舞者。
大家可能都在夸獎孩子厲害,做了自己喜歡的事情,但是也許只有孩子清楚自己的內心,究竟喜不喜歡,一件事情就是做麻木了而已,喜歡是什么?可能早就在三四歲的時候被扼殺了。
干預太多,卻不觀察孩子
父母總覺著這個好,那個好,比如跳舞好,培養氣質,跆拳道好,讓孩子保護自己,彈鋼琴好,將來孩子多一份謀生的手段,什么都給孩子干預了,但是從沒有觀察孩子是否喜歡,真的適不適合。
比如有的孩子天生骨架大,而且個頭也比同齡人高,學習舞蹈的時候就是沒有其他小朋友靈巧,人家高難度動作一下子就過去了,但是孩子怎么都過不去,而且自己也不喜歡學,但是家長仍舊不放棄,孩子很可能就事倍功半了,非常累。
頭腦發達,四肢卻很無力
只重視孩子的腦力,學習好勝過一切的心里,從不觀察孩子是否有自己的朋友,在學校團隊精神強不強,缺乏鍛煉與否。
其實體育鍛煉,也能激發大腦潛能,讓人更加精神百倍,學習效率也會提高,而且在體育鍛煉過程中,還會培養團結護互助的精神。
學習方法不合適,但是從不反省
看到親戚家的教育孩子方式,我最深有感觸,孩子做錯題不認真做題,家長從來都是千篇一律的教育,先罵孩子一頓,然后氣到一定程度,打一下,然后孩子大哭結束。
最后家長還很無奈的說,給買了多好的教材都沒用,就是不學習。
家庭變學校
這個幾乎成了所有中國家長的頭疼問題,記得小的時候回家學習家長從來不管,反正看到你學了寫完作業就完事了,學習教育是老師的問題,家長就負責孩子生活。
但是現在作業是留給家長的,學習是留給家長的任務,從以前孩子比著學習,變成了家長比著學習。家庭輔導能力喪失,變成了學校。
在孩子和家長的共同舞臺上,家長選擇了孩子成長
在孩子和家長的共同舞臺上,家長選擇了孩子成長,而自己卻一直原地徘徊,小的時候家長教育孩子,孩子長大了,家長還覺得孩子小呢,可是繼續以前的觀念教育已經不能夠了,孩子的獨立思想、世界觀已經形成,因為觀念成長的差異,導致爭吵的太多了。
所以,在教育孩子上,家長要的不是自己的意志控制孩子,而是做到如何輔導孩子健康成長,孩子的成長與家長的教育息息相關,不想孩子變得像自己一樣,就要學會和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