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的學生叛逆怎么辦(初中生叛逆怎么解決)
這是一個老話題,同樣有新解,筆者淺談一二: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每個孩子都有叛逆期,只是到來的時間不盡相同而已。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通過維基百科得知,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處于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護。正是由于他們感到或擔心外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叛逆心理才因此產生,從而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地位。
年齡特點——14歲左右是青少年叛逆行為的高峰年齡。也就是我們在初一、初二的樣子。
叛逆特點——需要自由權、發言權、隱私權、時間支配權、表決權。
所以,只有我們爭取理解叛逆期產生的原因,才能采取正確的方法來處理。

處理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一、切忌全盤否定、全面打擊;二、切忌放任自流、任其發展。三、學會疏堵結合,巧用力。
常用方法:
1.學會換位思考。思考自己小時候叛逆嗎?父母的做法是怎么樣的,自己適用嗎?能接受嗎?自己的感受如何?如果弄清楚了這些,或許在處理方面就會思考哪些方法更合適一些了。
2.要學會溝通。如果說時代不同,那么解決問題的方法自然也不完全相同。現代的家庭關系,尤其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更需要建立起朋友之間的關系。要善于聆聽;聆聽他的思想、想法、觀點、主意,不要急于發表自己的態度,如果你過于急躁,他就不敢表達了;其次是學會融入孩子的世界,他們所看到的,所學的,和我們都不一樣,我在帶兵的時候,戰士們喜歡打王者榮耀,我就和他們打,雖然打的不好,這個過程中他把很多話不知不覺的就告訴你了,而不需要嚴肅的談心,那樣你什么也聽不到。聽到的也不是心里話。
3.相信時間的作用。或許過了這個階段,叛逆期介紹后,自然而然就消失了。在這個過程中,要理性,戰術上重視,心理上放松,在點滴的時間推移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4.解決好核心問題。隱私權,無非是尊重孩子;自由權是給孩子更多的空間;發表觀點是讓孩子早點做家里的真正一員,參與到家庭的一些事務的討論決策中,漸漸的他肩上就會有責任和擔當,也會減少自私自利的問題產生,同樣也不會完全以自我為中心。
兵家有句話: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對待孩子,雖然是自己生養,但未必就真正懂孩子,放下父母的身段,融入孩子的世界,陪伴他自由的成長,正視他的平凡,接受他的普通,人的成長,每個過程都要經歷,享受過程,父母們,我也是一位父親,這也是育兒6年的心得,遇事淡然處之,如果您們有想了解的和交流的,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