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叛逆期孩子溝通方法(叛逆期孩子不講道理時怎么溝通)
各位爸媽在育兒路上有沒遇到此等頭疼事:孩子叛逆,不聽講。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你嘗試好聲好氣溝通,他沒反應;你忍不住吼叫,他對著干,然后徹底爆發……
面對孩子突如其來的叛逆,我們難免會詫異甚至不知所措。
劃重點!跟孩子溝通要智取,要講求戰術。不然親子關系只會越來越僵。
今天,我們就依據孩子不同階段的叛逆期,分享實用溝通戰術逐一擊破,幫助家長們跟孩子建立親密相處模式?
01
2歲萌發“自我意識”
叛逆表現
表現1:老說“不要”,強調“自己來”
表現2:很執著秩序感
(最常見就是玩玩具要按照他的規則)
表現3:占有欲強,別想著會分享
孩子2歲左右隨著自我意識萌發,會想通過探索去了解世界。
因為此時他們還沒有很好的表達和邏輯能力,所以這時候跟他們【講道理】都是白瞎。
如此溝通戰術就明確了:我們表達要明確且清晰。
★把話正著說
別說“不要亂走,危險!”試試說“我們一起牽手好好走。”
孩子大腦很簡單,接受明確的指令就行。多給孩子正面的幫助提醒,孩子會更樂于接受。
★提供有限選擇
既然孩子喜歡說“不”,那我們就別給他說“不”的機會,給出有限選擇讓孩子自己決定就是很不錯的方法。
02
7-9歲開始“挑戰權威”
叛逆表現
表現1:開始頂嘴。愛爭對錯,追求平等。
表現2:學會找借口。做什么事都有理由,哪怕是做錯事。
表現3:有小大人姿態。反感被當成小孩,自尊心強愛面子。
這階段自我意識迎來飛速發展,對抗性變強,渴望掙脫規則喜歡唱反調。開始面對學習壓力,人際交往情況,所以時常伴隨心情飄忽不定的狀況。
因此我們的溝通戰術是:以柔克剛,耐心對待。
★正確示范
不用刻意教只需正確示范,就像孩子不主動打招呼,我們千萬別當著其他人面指責孩子,只需說:“寶貝,看看媽媽怎么說。”示范給孩子看,耳濡目染自然就會養成習慣。
越指責催促孩子只會越抗拒,還會傷害自尊心。
★多用積極詞匯
孩子咳嗽卻很想吃雪糕,基于經驗我們知道這會加重病情,所以會拒絕這請求。
但我們要嘗試多用積極詞匯跟孩子交流,比如:“現在不能吃哦,但是咳嗽好了之后可以。”
不僅能幫孩子緩沖失望感,還能讓孩子學會考慮多種解決方法,不會陷在沮喪中調整不了心態。
03
12歲尋求“價值認同”
叛逆表現
表現1:重視形象和隱私。開始在意穿著打扮,渴望有私密空間。
表現2:心思敏感。希望得到認可理解,不會過多解釋。
表現3:看重社交。有從眾心理,對手機/電腦依賴變強。
早期教育不當的話,親子矛盾會在這時期爆發出來,因為孩子尋求價值認同的需求很烈,家長沒意識的話親子溝通就會易燃易爆炸。
所以這時期的溝通戰術是:調整角色,別老用自上而下的姿態去溝通。
★理解孩子情感需求
多問感受,別問結果,拋棄“作業寫完沒?”“琴練了沒?”“上課認真不?”……的態度,這樣孩子聽完的感受就是冰冷枯燥,必然左耳聽右耳出。
如果我們傾向于問過程并表示理解,“是不是做作業遇到什么困難?”“今天是有什么煩心事不想練琴”……
孩子會覺得被父母重視,自己的情緒想法是能被看見和理解的,那他們才會把你真正當“朋友”敞開心扉。
★多傾聽不要過于糾結對錯
父母的教養方式應隨孩子年齡變大而放松。跟青春期孩子溝通不要再用簡單粗暴地吼叫/指責/批評的方式,多耐心傾聽和認同孩子。
千萬別試圖強行灌輸思想,否定孩子觀點,講些大道理。要盡量順著孩子的話說,多問細節不說教,只提建議只談心。
青春期孩子能跟父母分享日常,討論事情,已經是一種勝利。
04
一起用21天完成蛻變
清楚了孩子每個階段的表現,明確了具體的溝通戰術,如果能運用并堅持下去,親子關系必然杠杠的。
但不得不說能實際運用確實有難度,大家可能會發現為什么道理都懂,就是會忍不住吼叫;面對孩子一些不正當行為,就是忍不住指責;想去試著理解,就是沒有那個耐心。
如果是這種情況,那我們就不能只關注方法層面,要再往深處探究3點:
· 真正引起我們吼叫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 孩子不當行為的背后動機究竟是什么?
· 怎么去保證改變的方向是科學正確的?
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專業人士幫助,了解深層原因,繼而陪伴并實時把控改變方向,由根源到行為完成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