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與高中孩子相處(上高中的孩子父母該怎樣溝通相處)
通過跟一些優秀的父母接觸,我發現優秀的父母,都是這樣幫助高中生的: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第一,真正的愛,是讓孩子切實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是動力,而不是壓力和反感
父母要愛孩子,這看似是一句廢話,因為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的,但是我們經常看到中國的孩子,承受不了父母的愛,父母愛得深沉,孩子被愛的沉重。
所以,父母就難免會經常有這樣的嘮叨“你看看誰家的孩子,怎么怎么優秀,再看看你,如何如何……”,這種嘮叨,對孩子的傷害性非常大,讓孩子對父母的關心,充滿了抵觸甚至厭惡的情緒。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孩子到了高中,承受更大的壓力,這個時候,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共情,而不是攀比,真正的愛,應該是春風化雨、和風細雨,而不是狂風暴雨,讓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愛,而不是父母的面子,這樣的孩子就懂得感恩,有了這份感恩,孩子的學習就增加了不少的動力。
第二,接受孩子的普通,可以失望,但是永遠不要放棄希望
進入高中,面對孩子成績和排名的雙下滑,父母有失望情緒是正常的,但是這種失望,不能變成絕望,不能放任自流,不能不管孩子,應該學會和孩子一起面對困難,在接受孩子普通的前提下,欣賞孩子的進步,而不只是想著孩子以前多么優秀。
對于孩子的教育,我們應該學會順其自然,但是真正的順其自然,不是放手不管,而是盡力而為之后的淡定,不管孩子遇到什么困難,只要家長不放棄,就有逆轉的機會,即便逆轉不了,孩子起碼也有一個健康的身心。
第三,學會和老師交流
其實,和老師的交流,非常重要,了解孩子在學校里的表現,交流孩子在家里的表現,或者孩子的內心想法,即便老師一開始不熟悉,經過幾次交流,老師對孩子的認識也會更加深入,做起工作也會更有針對性。
家長不用擔心和老師交流引起老師的反感,一個負責任的老師,是不會不重視家長的信息的,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老師和家長的目標是高度一致的,老師也非常期待家長能夠參與到孩子的管理中來,在互相溝通了信息后,家長和老師往往可以統一思想,在教育上形成合力。
第四,放下身段,主動示弱,讓孩子學會感恩和擔當
小學、初中階段,父母如果強勢,孩子在父母的威逼利誘下,可能成績還不錯,也可能會被父母打擊得毫無信心,如果父母放下身段,主動示弱,故意裝作不懂,請教孩子,孩子往往在教父母的過程中,增加了對知識的理解,而且還增強了信心,這要比父母吼孩子的效果好得多。
到了高中,父母在學習上對孩子的幫助少了,但是在其他方面也可以放低身段,主動示弱,把自己在生意上、工作上遇到的困難和挫折,跟孩子交流,讓孩子感受自己的成長,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學會了感恩,知道自己的生活來之不易,父母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有利于培養孩子的擔當意識,會感恩、能擔當的孩子,怎么會被學習困難輕易打倒呢?
而很多父母,見到孩子,三句話不離學習,自己又不懂指導學習,指導也不具有權威性,這樣的談話,往往讓孩子覺著沒有意思,久而久之就會反感這樣的談話,從而變得沉默了。
所以,到了高中,父母并不是幫不上孩子忙了,而是對父母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父母應該更加有智慧地幫助孩子,否則就會適得其反,你覺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