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強烈的叛逆(當青春期叛逆的孩子跟你較勁的時候怎么辦)
有位網友說,自家的兒子發育晚,叛逆期來得也晚,周圍的父母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經常訓斥孩子,結果孩子越來越叛逆,而這位網友吸收了周圍人的教訓,等孩子青春期到的時候就改變策略。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用“軟”的方法教育孩子,結果孩子也沒怎么跟自己疏遠,反而兩個人的關系越來越好了。由此可見,孩子青春期的時候爸爸媽媽應該“特殊對待”,不要再用老一套教育孩子了,不然容易引發家庭矛盾。
叛逆期的孩子,會讓家長陷入教育的“困局”
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小花媽媽說,自己家的兒子自從上了中學之后就經常跟自己反著來,讓他早點睡覺就偷偷在被窩里玩手機,讓他好好學習就非得逃課、遲到、早退,上中學之前也不這樣啊。
其實,這是因為小花家的兒子到了青春期,大部分孩子到了青春期會產生逆反心理,爸爸媽媽讓他們往東,他們非要往西,就拿小花家的兒子來說,這個小男孩有了自己獨立的意識,因此不滿于爸爸媽媽的管教,所以就會跟爸爸媽媽反著來。
孩子產生厭煩心理
到了中學之后,孩子們會產生兩極分化,有的孩子自己心里有目標,就會努力地學習,可是大部分孩子都對自己的未來沒什么想法,再加上爸爸媽媽老是讓自己好好學習,孩子心里會覺得厭煩,就有可能產生厭學心理。
小花家的孩子一開始只是頂撞爸爸媽媽,可是到了后來干脆為了反抗父母連學校都不去了,結果中考也沒有考好,小花非常生氣,也非常后悔,早知道當初就不逼著孩子去上學了,說不定孩子自己還能想清楚。如果孩子因為叛逆不想上學了,那么對孩子的一生都有影響。
有些孩子會染上壞習慣
青春期的孩子是非觀念還不是很強,所以有些孩子就有可能走上錯路,比如說有的孩子會對其他同學進行校園欺凌,向其他學生要錢、威脅其他孩子,如果孩子不慎跟壞孩子交上了朋友,那么孩子也有可能被帶壞。
有位網友說自己家的孩子一直是老師和同學口中的好學生,可是自從認識了一個社會上的混混,就開始三天兩頭翹課了,甚至到了后來也開始威脅其他同學,由此可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跟什么樣的人交往也很重要,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染上壞習慣。
對于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一般有如下特征
孩子對父母的教育方式反感
青春期的孩子雖然懂得還不是很多,但是孩子已經有了獨立意識,已經開始有自己的想法,這個階段的孩子很討厭別人教自己做事,不喜歡爸爸媽媽對自己的行為指手畫腳,所以,爸爸媽媽一嘮叨孩子就會覺得煩。
還有的爸爸媽媽的教育方式比較嚴厲,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孩子小的時候打一打說不定還有點用,可是等孩子到了青春期,這種粗魯的教育方式就有可能適得其反,引起孩子的叛逆,所以,爸爸媽媽應該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了。
孩子總想證明自己的獨立性
有的孩子之所以跟爸爸媽媽反著來,就是想向爸爸媽媽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身邊有位朋友的兒子就是這樣,我們暫且稱我的這位朋友為麗麗。
麗麗在她兒子小的時候很用心地教育兒子、陪伴兒子,可是麗麗有一個毛病,就是喜歡告訴給孩子安排好一切,等麗麗的兒子上了中學之后,這種教育方式的弊端就顯現出來了,她的兒子變得沒有主見,被同學嘲笑之后,麗麗的兒子就開始什么話都不聽了,做什么都跟麗麗反著來。
由此可見,這是因為麗麗的兒子有了自己的想法,獨立性越來越強了。
教育青春期的孩子,家長要避免“硬碰硬”,良好的溝通才是關鍵
遠離“不學無術”的孩子
身邊人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如果能夠跟一個善良、上進的人在一起,那么孩子也會變成一個關心他人的人,但是如果跟一個整天不學無術的人在一起,孩子也有可能變成一個壞孩子。
所以,爸爸媽媽應該注意引導孩子,讓孩子跟好的人來往。爸爸媽媽不要強制地讓孩子不要跟誰玩,也不要非得讓孩子跟第一名玩,而是應該不經意之間給孩子灌輸正確的價值觀,這樣,等孩子碰到三觀不正的人就會自動遠離了。
不要和孩子“硬碰硬”
有的爸爸媽媽在孩子叛逆的時候還使用硬碰硬的方法,結果反而惡化了親子關系,在孩子青春期叛逆的時候,爸爸媽媽不應該再使用之前那種嘮叨、暴力的教育方式,而是應該換一種溫和的方式。
爸爸媽媽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一個人經常強制要求自己做著做那,自己會不會產生厭煩?爸爸媽媽不要覺得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就可以強制要求孩子,而是應該平等地對待青春期的孩子,等孩子長大了,孩子自然會明白父母的苦心。
溝通才是王道
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叛逆,很大程度在于孩子覺得爸爸媽媽不了解自己。我曾經問過一個孩子,為什么他不愿意和自己的爸爸媽媽談心,我一開始以為這個孩子不會配合我,沒想到他脫口而出:因為我覺得他們不懂我。
是啊,孩子為什么對自己的父母態度不好,還不是因為他們覺得父母不懂自己。爸爸媽媽應該多聽孩子說,而不是自己說一堆,結果對孩子來說根本沒說到點子上。要想走進青春期孩子的心,多溝通才是王道。
總結:
爸爸媽媽不要覺得孩子到了青春期翅膀硬了,打一打、罵一罵就好了,爸爸媽媽應該換位思考,多跟孩子溝通,只有知道孩子到底在想什么,才能對癥下藥引導孩子。希望每個爸爸媽媽都可以跟孩子順利地度過這一段時期,讓孩子幸福地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