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小孩厭學家長怎么辦(孩子叛逆輟學油鹽不進怎么辦)
有位媽媽提問:她的孩子男孩8歲了,無明顯興趣; 一直是媽媽自己帶孩子,感覺孩子現在很叛逆,變得很沒禮貌,厭惡學習,不愿做作業。現在油鹽不進,打罵不怕,說不聽,哄的話是得寸進尺,不知道該怎樣教育孩子才好。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從文字中也能感受到這位媽媽的無奈和焦慮。她希望孩子能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有出息的人,于是在孩子上學后就比較重視孩子的作業。可是卻發現孩子不愿意寫作業,厭惡學習,這又會讓媽媽很擔心,怕孩子以后的學習跟不上,可能也考不上什么好的中學,就會很麻煩。可是偏偏事與愿違,你越怕什么就越來什么,發現孩子不愿意寫作業,無論是打是罵,好說歹說,就是沒有用。孩子偏偏就厭煩學習。
這個孩子八歲,應該二年級,不排除一年級上學前家長在陪伴方面不夠的問題,應該趣味性的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等方面的功課都應該是缺失的,或者是逼著孩子上幼小銜接班的也會有這樣的情況,并且在一年級應該重點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的階段,我們錯誤的本末倒置,去嚴加盯防孩子的作業,結果讓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有很多負面的體驗,對學習產生了負面的認知。
例如,一年級會有一部分孩子對于老師講課內容理解接受得比較慢的情況,特別是上學前缺少趣味性的數學邏輯思維訓練的孩子,往往在數學加減法方面的理解會有些吃力,于是在寫作業的時候就難免不會寫,家長反復講也拐不過來那個彎。有經驗的家長就會接納孩子的這個問題,然后用比較趣味性或者深入淺出的方法陪伴孩子去理解、搞懂,可是有些家長比較急躁,就評判孩子笨蛋、不認真、腦筋慢,用負面的方式去吼叫、催促甚至打罵孩子,結果就破壞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不敢對家長怎么樣,就會去排斥、抵觸學習,慢慢地變本加厲變成厭學。
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能理解,但是錯誤的教育方式真的會害了孩子。一旦孩子走上了厭學之路,再把孩子拉回來就要耗費太多的精力和成本,而且結果也未可知。那這個家庭當前的情況怎么辦呢?
說說我的建議:
1、家長要通過學習調整自己的心態,接納孩子當前的狀態。
有好的親子關系才有好的教育。孩子現在正處于7-9歲的父母與孩子協商的二元關系階段,可是我們現在的教育方式很明顯不是協商,而是控制,這就違背了孩子的成長規律,他變得越來越叛逆也在預料之中。可以預見過幾年到了青春期就可能會失控了。所以,家長要調整自己的教育模式,讓家長放下自己的執念并不容易,所以我們要搞清楚自己要什么?你是要自己的權威還是要孩子的成長,要后者就必須要學習。要不然你沒辦法接納孩子當前的狀態,也就沒辦法改善親子關系。新的模式才能有新的結果,否則,就只能在原來的結果上惡性循環。
有些家長會說,明明是孩子的學習問題,怎么搞成是我要學習,而且我也很忙,每天工作那么忙,沒辦法學習。或者說那些學習的課程都是騙人的,讓你花錢什么的。
如果我們是這樣的心態拒絕學習,那么我們的建議就失去了意義。孩子的行為是家長教育模式的被動反應,如果我們還是用老觀點、老方法對待孩子,無疑是雪上加霜,問題就越來越嚴重,孩子讀書也就那么幾年,到了初中青春期,后面的路會讓人叫天天不應。
2、從孩子的興趣入手,給孩子更高質量的陪伴。
這個陪伴很有學問,有些家長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陪伴孩子,我想去哪里就讓孩子跟著,整個過程缺少趣味性,無聊而漫長。也有的家長帶著目的性,陪伴是為了教育孩子、說服孩子,搞得孩子很反感,慢慢地就不跟你玩了。也有的家長一邊陪伴孩子一邊教訓孩子,習慣挑毛病、指責問題,也會讓孩子失去興趣。
只有真正接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并且真心為了孩子身心靈健康成長的陪伴才是高質量的陪伴,陪伴要有圍繞孩子的興趣,充滿趣味性,純粹為了他而來的陪伴才是高質量的陪伴。
3、用發現的眼睛看問題,學會欣賞和肯定孩子。
家長要學會積極看問題,能夠在陪伴中看到孩子積極的部分,看到孩子的閃光點,而不是盯著問題不放。孩子總是能成為我們嘴里常說的樣子,你如果總是盯著負面問題,就一定會收獲一個負面的孩子。只有學會積極看問題,能看到孩子的長處和優點,再用我們鼓勵的方式去欣賞孩子,才會激發孩子的內在驅動力,他被家長看見、被關注、被欣賞、被肯定就會讓孩子身心愉悅,心理需求得到滿足,提高孩子的自我價值感,這時候他的學習動力和探索精神就被激發出來了。走上正軌并不是難事。
有些家長會覺得,我關心的是孩子的學習,你說了三點,還沒有關于學習的事。
那么我想和你說的是,這三點你搞不明白,想改善孩子的學習問題,難上加難。
我們只看到了孩子厭學的行為上的表現,卻忽略了行為背后內在的心理需求,而這些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你再管束孩子的行為都沒有用,他已經不是三五年前那個家長說了算的一元關系里的孩子了。
這三點是重中之重,其他的先不用說太多,這三點做不好的話就談不上后續了。如果孩子的積極性上來了,內在驅動力驅使孩子去學習,(也不排除聽不懂、跟不上的問題)那時候不妨找一個有經驗的補課老師或者應屆大學生幫孩子輔導,應該會有很好的收效。
不管有多忙,都不能忽略對孩子的教育。否則,若干年后,那個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讓我們度日如年、寢食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