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失利應該復讀嗎(高考失利如何復讀)
高考作為學生人生的轉折點,是學習生涯最重要的一次考試,很多學生都會拿出背水一戰的勇氣,要在高考中取得一個好成績。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的直播課里,系統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但只要是考試就會出現失誤的現象,并不是所有的同學都能順利地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對于高考失利的學生來說,要么就是根據自己分數將就選一所學校,要么就是孤注一擲,復讀一年來繼續再戰高考。
高考失利該不該復讀?過來人講訴親身經歷
復讀還是不復讀,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艱難的抉擇,將就的話,可能在心理上過不去,而復讀的話,也是充滿不確定性,來年再考,未知的題目與分數線,也有發揮不好的可能性,萬一考的還不如今年怎么辦?
針對復讀還是不復讀的情況,有一個學生作為過來人講訴了自己的親身經歷,有些人想錯了,希望給大家一些參考幫助。這位同學叫小李,高考的時候只考了400多分,這樣的分數只能湊合選擇一所專科學校。
然而專業學校學費很貴,畢業以后也沒有什么競爭力,再加上小李的家庭條件并不好,父母賺錢非常不容易,為了給父母節省開支,小李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那就是退學打工,不念了。
由于小李只是高中文憑,并不能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后來只能在一家飯店找了一個服務員的工作,給客人上菜,每天要工作12個小時以上,非常的辛苦,一個月下來他就瘦了10多斤。
由于工作太忙,吃飯也不固定,小李得了胃病,一次住院便花費了他一個月的工資,小李明白了,只靠這樣打工,他是賺不到錢的,又想起了自己辛苦讀了十多年書,還是應該繼續讀書,謀求更好的出路。
于是小李決定回家復讀,他回家和父母說明了實情,父母也非常支持他,并告訴他家人就是他最堅強的后盾。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小李回到學校,利用一切時間,努力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小李第二年高考取得了600多分的好成績。
他不僅成功上了一所985大學,還在畢業以后成功考上了公務員,如今的他成為了父母的驕傲,并且讓父母過上了穩定體面的好日子。
復讀有風險,學生要謹慎選擇
每年高考都會有很多人發揮失利,不能完成自己的目標,這個時候也會有很多學生會選擇復讀,想要通過復讀,來考進更好的學校,這是復讀的好處。
但凡事有利有弊,學生選擇復讀的話,也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并不是每一個復讀再高考的學生都會百分之一百考好。而且學生選擇復讀的話,需要有很強的毅力和抗壓能力,不然很有可能適得其反。
而且復讀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有些學校和專業對復讀生是有限制的,比如說軍事院校,武警院校,國防生,還有部分高校保送生,自主招生以及專業都不會接納復讀生。
而且學生選擇復讀的話,也就意味著家庭還需要提供一年的學費與生活費,對于條件一般的家庭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學生在選擇復讀之前都要有所準備。
學生如果選擇了復讀,應該怎么做
學生一旦下定決心要復讀以后,首先就要讓自己靜下心來,給自己定下一個復讀的目標或是分數。既然選擇了復讀,也就不要再去顧慮其他的事情,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自己擺正心態,踏踏實實地繼續學習一年。
學生經歷了一次高考的失敗,就應該明白刻苦學習的重要性。尤其是看著身邊的同學已經步入了大學的校門,心理難免會有落差,但正因如此,學生應該激勵自己,更努力刻苦地學習,不要浪費這一年時間。
復讀就是要把高三時已經做過的事情再做一遍,這時的學生就要制定好學習計劃,除了每天課堂上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自己應該根據的學習情況,制定專屬的學習計劃,提高學習效率。
復讀會讓學生存在很大的心理壓力,這個時候的學生要放松心態,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放松的時候放松,時常放松一下大腦,做到勞逸結合,才能學習好,更有效的提高學習成績。
復讀對于學生來說一定不是一條好走的路,學生在復讀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一旦選擇了復讀就要義無反顧,不留余地的發揮出復讀最大的價值,完成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