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正確面對批評(讓孩子學會接受批評)
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你知道嘴巴的最大作用是什么嗎?我家嘜哥都說:嘴巴是用來吃飯和說話的!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應該好好說話,這才是最好的溝通方式。但是有時候面對孩子做錯事,真的會忍不住說兩句嚴厲批評的話,甚至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怎么辦?如果孩子反駁,出言不遜,反而讓我知道他在想什么,但是孩子沉默是金呢?比起他的滔滔不絕的反駁,我更害怕他沉默寡言。
一,為什么批評孩子?因什么事批評孩子?
批評不等于怒吼,也不是打罵,而是循循善誘地教育、教導,善于用語言溝通。
既然說到批評,那為什么批評孩子呢?而發生在我家的話,一般因為什么事會批評孩子呢?比如孩子見人不問好,沒禮貌,要批評嗎?比如弟弟搶了哥哥的玩具,哥哥打了弟弟,你會批評誰?我呀,一般是嘜哥做了危險的事情必須嚴格批評。
比如,嘜哥趴在欄桿上,探出身子往下看。這一舉動嚇壞了我和嘜爸,我靜悄悄走到身后一把把他抱下來。然后,嘜爸批評嘜哥:“你這熊孩子,你干嘛?你不要命了嗎?嚇壞我們了。你知道你剛剛這樣子多危險嗎?”
為什么我們要先靜悄悄把他抱下來?而不是大聲呵斥他“喂,嘜哥你在干嘛?趕緊給我下來!”顯然,大叫的做法是不正確的。首先發現孩子做危險的動作,一定不能吼叫。第一時間應該靜悄悄把他抱下來,不然因為吼叫會嚇到孩子,后果不堪設想。
你要知道人都有個心理,就是干了壞事怕被發現。何況是孩子呢。接著抱下來后,再好好教育他,問清楚他為什么要這樣做。而很多時候,家長們都喜歡拽孩子下來后一頓毒打。或者是一邊打一邊罵,但是這樣有效果嗎?
孩子除了哭泣,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就被批評了,也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所以,如果發現孩子做錯事情,首先要心平氣和告訴孩子錯在哪里,為什么這樣做是不對的。萬一,發生意外會有什么后果。
二,孩子在接受批評時沉默,代表什么?他在想什么?
面對批評,你苦口婆心說了一堆,但是孩子可能會有兩種反應。一種是,你說一句他反駁一句;另一種是,你說你的他不回應就是沒反應。面對這兩種孩子,你覺得哪一種能受教?我個人認為,頂嘴反駁的孩子會比一言不發的孩子更好。
你試想一下,那個一直不說話,沉默是金的孩子,他在想什么?他不說,你知道嗎?比如,我說嘜哥不能爬高靠近欄桿,因為那是很危險的。嘜哥一直不說話,可能是媽媽突然抱下來被嚇壞了。他也有可能在想,“我不過是好奇樓下發生了什么事,為什么爸爸媽媽要批評我?”
而敢于表達的嘜哥會說:“為什么那是危險的呢?”我說:“因為欄桿不一樣可靠,也有可能是你自身重力在上半身的原因會發生掉落,這么高的地方掉下去,你想想多危險?”嘜哥就接著問:“為什么重力會在上半身?”這一個來回溝通的過程,家長就可以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還可以促進孩子的大腦思考能力。
所以,我最怕批評孩子的時候,他沉默,他一言不發。因為我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呀,也不知道他是否聽得進去我說的話,批評起不到作用。再一個就是,孩子他會不會在內心憎恨我呢?會不會覺得媽媽不愛自己,所以批評自己呢?
三,如何批評孩子才是正面教育的好辦法?
做任何事,方法用對,事半功倍。教育孩子也一樣!
有的家長說,有時候孩子明知道那樣就是不對的,而且說了很多遍還是故伎重施。比如孩子不聞不問就搶了別人的玩具,明明就是他做得不對;比如孩子欺負別人,打了別人不道歉;再比如孩子爬到高高的地方,摔下來砸傷了別人;玩滑滑梯的時候推撞了別人。那一定是你批評的方式方法不對,或者不痛不癢讓孩子沒記住。
要讓孩子明白:不是所有的批評都是惡意的,也不是所有的批評就代表不愛。要讓孩子感覺自己做錯了的同時不對教育自己的人產生抵觸感。
比如在家里父母教育孩子,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孩子在學校收到批評也是很常見的事情。批評孩子是為了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讓孩子意識到被關心,被關懷,被關注。而怎樣的批評方式更能讓孩子接受呢?
- 1,遇到孩子做錯事,不要大聲吼叫,自己先穩定情緒,耐心教育。盡量文明用語,你要知道孩子的心智很敏感的。而且你生氣,說話可能會脫口而出,效果卻很不如人意。
- 2,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引導孩子也要換位思考。你要知道很多時候,犯錯的孩子不是不會改,只是跟父母慪氣不想改。就是你大人說的話,我還是個孩子,聽起來不順耳不順心。
- 3,批評也要說明理由,分析后果,加深孩子的記憶。批評時偏向于理性糾錯實事求是,這樣孩子不致于將所有歸因于父母不愛自己。就事論事,不要翻舊賬!但是可以舉例說明。
你可以分辨一下以下兩句話,假如你是孩子,你會更愿意聽哪一句?
A:“你真是太笨了。”B:“你做了一個不明智的選擇。”
A:“你這個人真差勁。”B:“你做了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同樣是批評的話,但是聽起來效果卻不一樣。第一句說法帶了更多的人身攻擊色彩,第二句說法是對事不對人。所以,批評孩子也是一樣的道理。既要起到好好溝通的作用,又要有孩子聽得進去、記得住、意識到問題所在的效果。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