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身邊的危險物品(孩子身邊的危險物)
孩子缺乏判斷力,運動技巧也比較差,但是卻一心想要探索這個世界、渴望嘗試新鮮事物,很自然地就成了各種意外的受害對象。作為父母,你除了要保護孩子遠離危險外,還要盡可能降低其脆弱性。
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要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是教導孩子,什么東西是安全的,為什么安全?什么事不安全的?為什么不安全?并加強孩子對身體安全的重視,明白自己可能身陷危險,以培養其良好的安全習慣。
你可以帶他認識危險物品,或者在見到危險物品時以警告性的用語加深他的印象,例如“危險”“小心”“燙”“不要碰”“尖”“跌倒”“碰那個會痛”等。漸漸地,這些觀念會在孩子的腦海中根深蒂固,他只要一看到那些物品,便會將它們與“危險”畫上等號,就不會隨意去碰觸它們。
上面的練習越早,孩子就會越早減少受到傷害。下面列舉一些家庭常見的危險源。
一. 高溫物品
家里常見的熱源,比如熱茶杯、爐子、熱水龍頭、點燃的蠟燭、烤箱、熨斗、電熱器等,要讓孩子建立起燙的概念。只要孩子一聽到“燙”就聯想到“不可以碰。”
對于較小的幼兒,可以讓他碰觸“會燙但不會燙傷”的物品,如裝了熱茶的杯子,這樣他的感受會更直觀,記憶也會更深刻。
等孩子大到有能力端穩熱飲杯子、點火柴時,則可能教他正確安全地使用高溫物品。
二、電器用品
現在,每個家庭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家電用品,而幼兒對這些有著無限的興趣,如果看到你插上插頭、打開電源,然后開始操作,他一定會覺得非常神奇,并且急切想要動手試試。可能你還來不及反應,他就已經跑去把插頭拔下來玩了。
小一點的幼兒,會對插座的孔感到好奇,總想要用手探一探,危險就會瞬間降臨。
電的危險,孩子是很難理解的,光是阻止他不要去玩電器是不夠的,還必須不斷提醒他電器的危險性,同時要想辦法讓他接觸不到這些危險源。等孩子大些時,要教導他電的危險常識,及安全使用電器的方法。
三.保持對的警覺
每個孩子都喜歡玩水,不論是泡在浴缸里或是在游泳池里,他們都會表現得很興奮。但同時,也潛藏著許多危險。所以,必須要教導孩子對水的警覺性。
即使孩子有上過游泳課或套上游泳圈,也無法確保其在水中絕對安全,所以只要是有水的地方,都不可以讓幼兒獨處,游泳的時候更是要不離左右。
教導孩子認識玩水的安全規則,對降低危險發生大有幫助:
1. 到有水的地方玩時,一定要有大人的陪同。
2. 不可在游泳池旁、水池旁、河邊、湖邊奔跑嬉戲,或玩有輪子的玩具。
3. 不可頭朝下跳水
4. 在游泳池里玩水時,只可以在潛水區玩。
四.鋒利尖銳的器物
使用諸如刀子、剪刀、螺絲起子等鋒利尖銳的器物時,即使大人都會難免受傷,更別提孩子了。因此在使用這些工具時,記得警告孩子這些器物并非玩具,它們非常尖銳、鋒利,只有大人才可以使用。對于這類工具,平時要放在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
有些工具,孩子不可避免會用到,要教他如何避免危險,例如拿剪刀時應該刀尖朝下,拿著剪刀等鋒利尖銳器物時,也不可以嬉戲或奔跑。
五.有毒物品
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種清潔用品,郴含其中許多添有不同分量的化學添加物,其中許多添加物都會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尤其是幼兒,因為體積小,器官發展尚未成熟,抵抗力弱,只要接觸到少量的清潔劑,便會引起明顯的不適反應。
凡是家中不適合幼兒按觸的清潔劑、藥品、酒精飲料等,都要收藏妥當,別讓孩子有機會拿到。還要不斷地對他重復這些叮嚀,直到他能夠牢記為止:
1.除了爸爸媽媽和家里的大人,其他人給的東西都不可以吃。
2.藥品和維生素雖然味道和糖果很像,但它們不是糖果,不可隨便拿來吃。
3.不可以把不能吃下肚的東西(不是食物)放進嘴里。
4.家里的清潔劑、漂白劑、洗滌劑、車蠟或地板蠟、噴霧劑等清潔用品,只有大人才可以使用。
六.樓梯
孩子們總是對攀爬充滿了興趣,家中的樓梯,很容易成為孩子嬉戲并發生危險的場所。
孩子較小,剛剛學會爬或走的,要給樓梯加上門欄,以免他自己爬上去。孩子學習爬樓梯的時候,必須要有大人看護。
訓練孩子爬樓梯時,可以把門欄放在第三個臺階的上方,讓孩子只在這個范圍內練習上下樓梯,并教他如何扶著欄桿或扶手上下。等他可以平穩上下樓梯后,再打開門欄讓他嘗試更多臺階,這時你必須跟在他的后面保護他,或者扶著他的手-起上樓梯。 當他可以穩定地上樓梯時,再教他如何下樓梯。
告訴孩子,樓梯不是嬉戲的地方,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也不能在 上面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