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陌生人都是壞人,也不是所有熟人都是好人。
每當看到媒介報道中家長尋子期盼,無助、悲傷的場面,總讓人心痛,剛剛看到一位家長說:
園長讓家長去孩子幼兒園裝壞人拐小孩,我一下拐了倆,其中一個放學了還要跟我走。
孩子防范意識的缺失讓人觸目驚心。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這是很多家長會給孩子講的一句話,而家長的千叮嚀萬囑咐在孩子那里常是耳旁風。
絲:我兒子我手把手帶的,2歲,跟我最親,那天到玩具店,老板娘往他手里塞玩具,家里有類似的我就沒買,又哭又鬧的,回到家我問他喜歡媽媽還是喜歡玩具店阿姨,他說喜歡阿姨,想跟阿姨回家。
孩子沒有比較防范意識,思考問題淺顯。常常只會想對自己有利的東西。
區:我家常告訴兒子,哪怕別人給他看到喜歡的玩具,都不能要,喜歡就告訴媽媽,媽媽會買回家。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說多了,孩子在外面話特別少。
孩子社會經驗不足,順從家長的教導,常會封閉自己。
果果:我覺得再怎么教育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都是紙上談兵,孩子很單純的,只要稍稍誘惑就會上鉤。防止孩子被拐,最好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家長多個心眼,別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
家長的總結有道理,但實施起來有難度,家長再防也會有疏漏。
寒:孩子時刻有人看著,這是家長的責任,但是日常那些帶著孩子上街的家長,好多都是低頭玩手機,要不就是電話打不完。
靠家長防范,更重要的是提高孩子自身的防騙意識:
一、小朋友遇到陌生人強行拖拽時,逃脫方式。
一位小朋友正獨自在玩耍,忽然被陌生人拖拽,并口口聲聲以家長口吻說教訓孩子:幾點了還不回家。遇到小朋友反抗:你是誰呀,我不認識你,我不跟你走。陌生人又會說:到飯點了,你看看那還有孩子在外面玩。陌生人這樣的話會讓很多人信以為真。這個時候,小朋友假意要走,待陌生人放松警惕,一把將路人手機或貴重物品打落在地。當路人要求自稱家長的陌生人賠償時。這個時候,陌生人會原形畢露,匆忙離開。
這是一段小朋友自救防被拐的有效方式,如果被陌生人強行拖拽時,想方設法求助路人是最好的方式。作為路人,遇到這種情況立刻報警,寧可錯過也別放過,萬一搞錯了,最多給道個歉。
二、騙子冒充熟人誘騙孩子。
一些騙子能叫出孩子的名字,有的會說出孩子父母的名字。還可能告訴孩子,自己是受了孩子爸媽或者其他家人所托,帶孩子回家或者去別的什么地方。
這種情況下,一定告訴孩子,如果不是爸媽接,立刻告知老師,請老師核實。
倩倩:我女兒獨自在家,我點了外賣給女兒,然后外賣打電話告訴我說,家里沒人,我告訴外賣員說是媽媽點了外賣給她的,她就會開門。然后女兒發信息告訴我,人家一直敲門,都嚇死她了,不敢說話。
倩的說法立刻招來眾多家長的評論:
洋洋:外賣更不能開門,你家閨女做得對,你這個當媽的心還真大。
夢:家長不在家不能開門是鐵律!你讓外賣放門口走就可以了給你孩子發信息再取,防患未然。
騙子的做法層出不窮,有些騙子會拿一些鮮艷的禮物誘騙孩子。有些騙子會假意向孩子求助,請求幫忙帶路等等,家長要告訴孩子,成年人是不會向孩子求助的,別人的東西不能隨意接受。
防止孩子被拐被騙,家長多給孩子教一些生活常識,比如身處險境,銀行自助取款機可以撥打求助電話。路邊電線桿上的數字編號可以幫助別人用來識別定位。牢記父母電話號碼,關鍵時刻都能救急。
教給孩子足夠的盾,才能更有效防止歹人對孩子的誘騙。
——END——
我是為娃學畫,我始終堅信初生的嬰兒好似一張白紙,一方未開墾的沃土,父母唯有勤練“畫工”,才能為娃畫出一條人生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