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的孩子太可怕了(娃的叛逆期)
到了某個階段,爸媽們會突然發(fā)現(xiàn),寶寶的行為變得非常叛逆: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fā)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tǒng)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一定要吃薯片,一定要玩手機,爸媽不給就大哭大鬧…娃變得特別“自私”,手里的玩具別的小朋友摸一下都不行…跟他說什么都是不要不要,讓他往東,他非向西,一點話都不聽…
其實這都是寶寶到了執(zhí)拗期的表現(xiàn)。
執(zhí)拗期,俗稱“可怕的兩歲”。
過渡得好的話,到上小學左右結(jié)束;如果過渡得不好,可能一直到成年以后性格里還有大量這個時期的特點。
今天就讓科大大好好跟大家聊一聊!
1
3大叛逆表現(xiàn),你家娃中了幾個
“可怕的兩歲”,一般發(fā)生在孩子1歲半~3歲半這段時間,是寶寶們?nèi)松牡谝粋€叛逆期。這個時期的他們往往有以下3個表現(xiàn):
1.“不要”就是口頭禪——自我意識萌發(fā)
寶寶自我意識萌發(fā)后,就會想把自己從世界中分離開來,而“不要”等拒絕行為就是他們的獨立宣言!把“不要不要不要”唱成rap,把拒絕寫在臉上。若你不識趣,甚至還要動動他們胖乎乎的小肉手,把巴掌打在你的大手上。瞬間讓你深入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熱臉貼到冷屁股”。
2.突然自私——物權(quán)敏感期
處在物權(quán)敏感期的娃會嚴格奉行:“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哪怕乖乖巧巧的小女娃,在搶玩具這件事上也變得勢如破竹,絕不手軟!爸媽如果在這個時期強制性要求孩子分享,會導致娃物權(quán)意識混亂,帶來很多發(fā)展問題。等到孩子過了這段敏感時期,家長再鼓勵孩子分享,效果要比娃兩歲左右好很多。
3.突然強迫癥——秩序敏感期
這個時期秩序感對寶寶內(nèi)心世界穩(wěn)定有著很關鍵的作用,孩子所認為的固有秩序如果被打破,就會很生氣。餅干磕掉了一塊,坐電梯沒讓他點按鈕,碗盤沒按照他想要的樣子擺放…都會讓娃又哭又鬧。這個時期的寶寶宛如一位偏執(zhí)+重度強迫癥患者,等等細枝末節(jié)的小事都能迅速引爆他的情緒小火山。
2
4個萬能金句,收服叛逆娃
寶寶的兩歲叛逆期,雖然看起來嚇人,但也是寶寶性格養(yǎng)成的黃金時期。跟科大大一起記住這4個萬能金句,順利養(yǎng)成好性格:
1.“讓我們來比一比…”
兩歲的寶寶雖然很執(zhí)拗,但同時競爭意識也逐漸萌發(fā),爸媽們可以抓住寶寶的競爭心理,引導寶寶做事!舉例:寶寶快來吃飯啦!我不吃!寶寶來刷牙啦!我不刷!但如果換一種方式——
2.“你是要A還是要B?”
命令的語氣一方面會讓叛逆期的寶寶哭鬧,另一方面會干涉寶寶自我意識的萌發(fā),不利于養(yǎng)成娃獨立思考的意識。
科大大建議用選擇去代替命令。
舉例:爸爸說對寶寶說:出去玩只能帶一件玩具!這個小火車給你。叛逆期的寶寶,可能就會拒絕:我不要!但如果給孩子一點選擇權(quán),用商量的語氣對娃說:寶寶,你是想帶小火車,還是想帶小熊貓呢?娃可能就會自己去思考,選擇自己滿意的玩具。
3. 把“不行、不可以”換成“你要…”
對待孩子的危險行為,很多爸媽習慣性的第一時間制止,對他說這樣“不行,很危險…”,但孩子卻總是不聽。其實不是孩子不聽,而是他不懂“危險”這個概念。與其一味制止,不如給他一個簡單明了的動作指示告訴他應該怎么做。
舉例:把“不可以”換成“你要坐下”;把“你怎么還不睡覺”換成“你要躺下睡覺”;把“不可以挑食”換成“你要把青菜吃光”。
4.“這個任務交給你了!”
當然,家長也不能一味遷就孩子。除了危險的事要及時制止,爸媽還可以適當交給孩子一些制定規(guī)則的權(quán)力,更好地幫助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意識及秩序感。
舉例:當娃總是亂扔玩具時,爸媽可以對孩子說:玩具擺放的任務就交給你了,你是玩具的小主人。并且讓娃參與日常的規(guī)則中:毛巾牙杯擺放的任務就交給你了…監(jiān)督媽媽飯前不吃零食的任務就交給你了…記得要在孩子努力完成任務后,及時給予表揚喲!
注意:
如果你家寶寶已經(jīng)過了兩歲,卻出奇的乖,服從性很強,甚至有和年齡不相符的“老成”。
那你就需要反思一下你的家庭環(huán)境,是不是哪里出了問題,導致孩子不能安安心心當孩子。
寶寶很多時候讓你痛不欲生,但又覺得不枉此生。爸媽們不要對自己要求太高,也不要對孩子要求太高。生氣時多看看科大大這個表情包,養(yǎng)娃最重要的就是心態(tài)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