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青春期對父母出現的叛逆心理與行為(青春期叛逆,不尊重父母,家長該如何引導?)
問題:
大圣已經叛逆了好幾年了,嚴重時候是完全無法溝通,說什么都反感,說什么都能和父母對峙起來。人也急躁,沒有任何耐心。同時也浮躁,學習不踏實,也看不到她的努力,無論家長怎么督促都沉不下去。甚至經常完全不聽取、不接受父母的任何建議。我都一度放棄了和她的溝通。她自己也越來越內向,沒有自信。放棄了一直堅持的小提琴,連最擅長的聲樂,也一唱就面肌痙攣。中考過后也只去了一所普通高中。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可以說局面已經相當嚴峻!我從前那個聰明乖巧、活潑可愛的大圣到底是怎么了?再這樣下去,高中三年也要荒廢了,而以后的人生也細思極恐。
思考:
作為大圣的媽媽,挫敗感極強。但是反思這幾年來,作為父母做的實在是太不到位了。
1、父母總是覺得自己工作忙,在大圣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內容上遇到的困難從來不關心,自然也沒想辦法幫大圣解決。只關心成績。孩子小小年紀,光靠自己是解決不了那么多問題的。
2、初中把大圣扔到學校住宿,但是學校大部分都是走讀生,對住校生并沒有特殊的學習和生活上的指導。孩子也是剛剛進入青春期就缺少父母的關愛。
3、別的孩子遇到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家長都能及時疏導,或者通過補課把疑難點攻克掉;而大圣基本上都是自己去面對,能解決的解決,不能解決的就放著不了了之,最后導致疑難點越積越多,人也越來越沒有信心。
4、大圣的父母經常在大圣很前表現相左的意見,導致大圣認為一個事情這樣也行那樣也行;或者做也行不做也行。因此現在經常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沒有積極性。
總結:
當然,叛逆期矛盾比較突出,但是問題卻不是因為孩子處在這個特殊的階段導致的。孩子的任何問題,其實都是家長的問題。父母自己不合格,卻處處要求孩子完美,自然是很愚蠢的。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面對的困惑、疑慮和恐懼比成人一點都不少。尊重孩子,關心孩子,高質量陪伴孩子,永遠支持鼓勵孩子才是一個家長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