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罵青春期孩子后要怎么補救(青春期的孩子辱罵家長怎么辦)
有好多家長和青春期子女,話不投機半句多,甚至矛盾升級,家長的權威受到“威脅”,就會出現家長打罵孩子的行為。
哪個家長何嘗又不疼愛孩子呢?打罵之后也是非常后悔。有的家長雖然后悔,但認為打一頓罵一頓讓孩子長長記性,同時,放不下家長的身份,打完罵完沒下文了,這種處理方式容易讓孩子對家長產生恐懼和抵觸;有的家長是馬上來一個180度大轉彎,讓孩子感覺大人會兒把他打入地獄,面目猙獰,馬上又把他舉到天堂,面對家長的百般討好,本來孩子開始還能認識到自己的的錯,家長的討好讓孩子的愧疚感瞬間消失,認為完全就是家長的錯,同時內心的傷不能消除,孩子那一會兒被你“哄樂了”(他只是原諒了家長),但如果以后再有摩擦,那個“傷”又會浮現出來。
以上不論哪種方式,對孩子傷害短時間內不能消除,甚至伴隨一生,孩子對家長產生不信任感,那么怎樣做好善后工作,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修復好親子關系?
1、首先,降低姿態。以伙伴的身份而不是家長的身份重新面對孩子。
2、讓自己平靜下來,最好去到另外一個空間,緩一緩,做個深呼吸。
3、看到自己的情緒,問自己:我的情緒是什么?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緒?我是自己在發泄情緒還是自以為在教育孩子?
4、要看到孩子的情緒,尤其是他的委屈和受傷。
5、給孩子一個擁抱或給孩子發個信息:你……媽媽的確非常生氣,但媽媽不該對打罵你,媽媽首先對你說聲“對不起”,你依然是媽媽最愛的孩子,可以原諒媽媽嗎?
不論孩子行為如何,他的內心深處是愛爸爸媽媽的,甚至勝過爸爸媽媽對他的愛,所以孩子原諒父母比父母原諒孩子要快得多!
切忌:經常打罵孩子,是家長最無能的表現。
或許我們永遠無法成為不發脾氣的家長,但我們可以做一個不吝嗇擁抱、不吝嗇愛的語言、不吝嗇和孩子說聲“對不起”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