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后接到的第一個“求助”
剛才,工作群里家長問我:老師!我家寶寶兩歲半,整天做壞事,一說還一直哭,哭了半個小時了,越哄哭的越厲害。
這樣的現象,在寶寶兩三歲的時候很多見,確實很頭疼。家長心里想“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啊,你到底咋樣才能不哭啊?”
接下來,Darren來幫各位家長緩解“叛逆期寶寶哭不停引發的頭疼”。
人生第一個叛逆期,也叫“第一反抗期”,出現在2-3歲;第二個叛逆期出現在青春期(本文不做過多贅述)。
首先來說,我們是人嘛,不論大人小孩,我們都有情緒,有情緒就需要發泄出來,這是合理的,也是提倡的!其次要明白的是:寶寶也是如此,只不過不能夠像大人一樣用多樣化的方式來發泄心中的不滿,大人們能唱歌、喝酒、看書、找人聊天、運動,而寶寶們只能用比較簡單的表達方式來告訴我們“我的需求沒有被滿足,我不開心”,比如:哭泣、打滾、打人、尖叫。
以下兩種情景下的哭,該如何應對,我想分享一下:
1、情景再現:近期迷戀上某種事物或行為(如看電動畫片),該吃飯的時候,還想看動畫片,家長不同意,直接關電視
【哭泣指數】。
原因:一歲半開始,寶寶慢慢有了自我意識,專注力開始形成;家長突然間“先斬后奏”容易破壞寶寶專注力的養成,也容易傷害到寶寶自尊心,突然抽離美好的事物,也會讓寶寶缺乏安全感
【危害指數】。
方法:多觀察寶寶生活娛樂習慣,當知道了寶寶的興趣愛好之后,避免在“正在進行時”突然打斷,應當提前用語言進行鋪墊,樹立規則意識、紀律性;或者借助時間管理工具(如:兒童計時器)讓寶寶自己養成自律的好習慣
【安全指數】。
2、情景再現:不小心弄壞了別人的東西,家長單純的安撫或者在寶寶面前表現的過于激動,寶寶可能第一次有這樣的“情緒體驗”,不知道怎么辦,導致的哭泣
【哭泣指數】。
原因:寶寶沒有明確的是非對錯觀念,寶寶心里想的是“我該怎么辦”、“我害怕”、“不不不”,如果家長一味地只是哄“寶寶沒事,媽媽不兇你”,孩子依舊無法理解
【危害指數】。
方法:允許哭泣+陪伴+描述情緒+說明原因+認知再造+樂觀面對
【安全指數】。
心語:你的世界里有許多人,我的世界里只有你;當你兇我的時候我很害怕,我不知道該怎么辦,我只好哭泣,我想求助,可是我發現,我的世界里只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