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小學的時候天真無邪,到了初中就會迎來叛逆期。叛逆期的孩子會很敏感,聽不得有人說他。
我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上小學的時候就是聽話,每天回來就規定時間做作業吃飯看電視睡覺,在外面也從來不會去買零食吃,我原以為他會一直這么自律下去。可是轉折點在初一下冊,我發現他開始學會了用錢,其實我覺得適當的用零花錢買吃的也沒有問題。可是我搞不懂為什么喜歡買卡片,買卡片的錢拿來買吃的不好嘛,關鍵是他那個卡片買的太多了,滿滿的一小箱子。這就算了,我發現脾氣還大了,莫名的發脾氣。什么事情一點就燃,動不動就是不耐煩,破口大叫。家人稍微管他一點點,他就會很厭煩,什么事情都以自己為中心。
家人對他的關心也不少,給她買吃的穿的,每天叫他起床給她弄早飯,有時候放學還去接她。可這些在處于叛逆期的孩子來說,這都叫應該的。一旦有不順她心的事就在家吵翻天。今年過年回家,我是真正見識了叛逆期孩子的叛逆過程。我想著我以前也沒有這么叛逆呀,可能是我那個時代沒有手機,沒有平板這么些智能化的東西,每天除了做作業就是和小伙伴在廣場玩兒。現在的孩子不一樣了,似手機如命,所做的一切都是圍繞著手機。家長適當的管理管理,在他們叛逆期孩子的眼里就是家長話多,煩人。叛逆期的孩子家長也無可奈何,不能過度的打,罵。他們處于敏感期,很容易產生一些后悔一生的事。
叛逆期的孩子只有來軟的,及時的進行心理疏導。盡量避免打,罵。越罵越出事,慢慢的講道理,十幾歲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們不能去剝奪他們的想法,而是想辦法一起來解決這個事情,找一個雙方都可以達成一致的方式來度過這個敏感的時期。 這次回家也是和我弟弟講了很多,讓他自己去思考,在對別人發脾氣的時候,首先考慮自己有沒有做錯事,沒有哪個自己的家人會平白無故的說你。他們也是10幾歲的人了,也該學會如何去管理自己的情緒。